魏逸阳他们都紧皱着眉头,觉得孟先生出的上联太难了。
孟先生扫了一眼几个学生,发现只有魏云舟的脸色最为镇定,其他人都一副苦恼的样子。
“魏云舟,你来对。”
魏云舟站起身,对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他这话一说,所有人都露出一副震惊之色,包括孟先生。
孟先生惊得微微怔了下,随后满脸笑容地夸赞道:“对的好!”
魏云舟大大方方地接受孟先生的表扬,“谢谢先生夸奖。”
“再跟你们说说回文联。”回文联就是以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以顺着读,还可以倒着读,最重要的是它的意思不变。
不变孟先生说了几对回文联后,又开始出题。
上联:“雪映梅花梅映雪。”
魏逸宁他们几个又是皱着眉头,一副沉思的模样。
孟先生又看向魏云舟,见他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就知道他想好下联了。
“魏云舟,还是你来对。”
魏云舟对道:“莺宜柳絮柳宜莺。”
孟先生再次夸奖道:“对的好。”
“其他人想好下联了吗?”
魏逸阳和魏逸柏他们觉得不能输给魏云舟这个傻子,也站起身对出下联,但对的不是太好,尤其是意境。
对对联不仅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平仄,还讲究意境。
对仗工整有了,平仄相对有了,但还要有意境。不然,没有意境,就感觉这副对联少了“美”。
孟先生考了学生们几副对联,便让学生们出对联来考他。
魏云舟没有跟魏逸柏他们抢,等他们出完,他再出。
魏逸阳他们出的太简单了,孟先生立马就能对上。孟先生对完,还对他们出的上联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轮到魏云舟的时候,他就想起上辈子耳熟能详的一副对联。
“先生,我的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副对联正好跟他们很配。
孟先生听后,先是夸赞魏云舟这个上联出色的好,接着对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魏云舟听完,在心里惊叹道:先生就是先生,一下子就对出来了。
“先生对的好。”
孟先生笑道:“你出的好。”
他接着说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是一副好对联。”他准备回去就把这副对联写下联,明天就张贴在小学堂的门口。
魏云舟在心里默默说道:借鉴上辈子历史上的,不是我写的。
魏逸阳他们见魏云舟出尽了风头,心里很是不屑。他们没想到魏云舟这个只知道吃的傻子,这么会对对联。不过,咸京城的科举考试又不考对对联,魏云舟会对也没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