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蒋敬却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只是,这楼房的建造,涉及到礼制问题。按照我朝的规矩,百姓的房屋,不能超过三层。如果建造更高的楼房,恐怕会引起一些非议。”
晁雄征闻言,点了点头。
他知道蒋敬说的是实话。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房屋的高度,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如果百姓的房屋超过了三层,就会被认为僭越,有违礼制。
“礼制?”晁雄征喃喃自语,他当然知道礼制的重要性,但他更知道,这些梁山老兵的处境。
如果为了遵守礼制,而让他们继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那他宁愿冒着被指责的风险,也要为他们争取一个安稳的家。
御书房内,气氛一时变得有些沉闷。
晁雄征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蒋敬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决定。
“启禀太子殿下,工部郎中求见。”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内侍的声音。
“宣。”晁雄征抬起头,说道。
片刻之后,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恭敬地向晁雄征行礼。
“不知工部郎中今日前来,有何要事?”晁雄征问道。
工部郎中抬起头,说道:“回太子殿下,臣听说,殿下有意为梁山老兵建造房屋,特来请示殿下,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晁雄征闻言,心中一动。
工部主管全国的工程建设,如果能得到工部的支持,那建造房屋的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孤确实有这个打算。”晁雄征说道,“只是,孤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想清楚。不如这样,你先说说你的看法。”
工部郎中点了点头,说道:“回太子殿下,臣认为,为梁山老兵建造房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工部一定会全力支持。只是,这房屋的建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材料。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解决?”
“资金方面,孤来想办法。”晁雄征说道,“孤可以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一部分钱,用来建造房屋。”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孤一定要让这些为国家流过血、出过力的老兵,都能住上温暖舒适的房子!”
工部郎中闻言,心中十分感动。
他知道,太子殿下一直都非常重视民生,关心百姓疾苦。
如今,为了这些梁山老兵,竟然愿意自掏腰包,更是让他敬佩不已。
“殿下高义,臣佩服。”工部郎中说道,“既然殿下已经决定,那臣这就回去安排人手,尽快拿出建造方案。”
“好,此事就交给你了。”晁雄征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孤还有一个要求。这次建造的房屋,一定要坚固耐用,冬暖夏凉,要让老兵们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工部郎中保证道。
晁雄征看着工部郎中,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
他要建造一种全新的房屋,一种既能解决老兵的住房问题,又能让百姓受益的房屋。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
“对了,”晁雄征突然转过身,看着工部郎中,语气平静地说道,“这次建造房屋,孤打算用一种新的材料……”
工部郎中一愣,疑惑地问道:“不知殿下说的是何种材料?”
晁雄征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红砖……”
晁雄征深邃的目光扫过工部郎中略带疑惑的面庞,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孤要用的,乃是红砖!”
工部郎中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红砖?殿下,您是说,用那烧制的红砖?”他的声音微微拔高,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震惊。
这红砖,在民间确有,多是些窑厂烧制了用作砌灶台、猪圈之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啊!
晁雄征微微颔首,语气肯定:“正是此物!孤要用红砖,为我大梁的老兵,建那最坚固,最温暖的家!”他转身,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片片红色的海洋。
工部郎中面露难色,连忙拱手道:“殿下,这红砖虽说取材容易,烧制简单,但终究是贱物。用它来建造房屋,恐怕有损皇家体面,更何况,这红砖从未用于建造房屋,强度……”
“体面?”晁雄征轻笑一声,打断了工部郎中的话。
“朕要的不是体面,是实用!是能让老兵们安身立命的居所!至于强度,那就由你们工部来解决!孤要你们用最好的泥土,最精湛的工艺,烧制出最坚固的红砖!”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变得严肃起来:“此事,孤意已决,不必再议!工部即刻安排人手,大量烧制红砖!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老兵们建好新家!”
工部郎中见晁雄征如此坚决,知道再劝无益,只得拱手领命:“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