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唐方阅的办公桌上,他早早地来到了自己位于租界的律师楼。
一坐下,他便拿起桌上的钢笔,夹在指尖,然后将目光落在了《西林晨报》的头版样稿上。
在样稿的标题处,“政府纵容盗墓”几个字格外显眼。
唐方阅毫不犹豫地用钢笔在这几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墨汁瞬间在纸面上晕染开来,仿佛是他心中的愤怒在蔓延。
他的目光随后移到了红木书架上,那里摆放着刚刚送来的密报。
这些密报被按照不同的类别整齐地分类,其中包括“腐败证据”、“民众诉求”和“文物流失”等。
唐方阅的目光在这些密报上扫视着,最后停留在最上层那册贴着“彭萧”标签的档案上。
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打开档案,仿佛里面藏着什么珍贵的宝物一般。
档案里夹着几张照片,唐方阅将它们拿出来,仔细端详着。
照片中的男人正蹲在一座古墓旁,他的身影被夕阳余晖拉长,显得有些落寞。
男人的手上沾满了泥土,他正小心翼翼地徒手拼接一个破碎的文物。
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手中的碎片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唐方阅凝视着照片中的男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的额角挂着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他那沾满泥土的镜片上。
这个男人,正是彭萧。
“彭萧这步棋,走得妙。” 唐方阅对着空气轻笑。
他突然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报社主编谄媚的声音。
“林主编,您好!我是唐律师,有件事情想麻烦您一下。”唐律师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语气却很坚定。
“您看能不能把彭先生修复玉印的事迹放在第三版呢?”他一边说着,一边紧握着手里的茶杯,似乎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某种情绪。
稍作停顿后,唐律师接着说道:“副标题就写‘国宝蒙尘,政府何在’吧。”
说完,他挂断了电话,然后缓缓地放下茶杯,仿佛那里面装的不是茶水,而是千斤重担。
挂掉电话后,唐律师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翻开了放在桌上的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里装着的,正是宁沫生副司令派人悄悄送来的照片。
唐律师仔细地端详着这些照片,尤其是那张市长与洋商在码头验货的画面。
照片上,市长和洋商站在一起,旁边堆放着许多木箱,其中有一箱特别引人注目,上面贴着“古董”的标签。
而这箱所谓的“古董”,唐律师再熟悉不过了——它正是上个月被盗的北魏医书竹简!
与此同时,在修复室里,彭萧正蹲在青石板上,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紧握着的盒子。
这个盒子里装着的,是他们在西域历经千辛万苦才换来的暖灵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