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7章 科场舞弊
第(1/2)页

乾隆五十八年,不单单是英吉利马嘎尔尼勋使团访问大清未果,悻悻而去。同年,在国际、国内还出了不少事情。

首先,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兰西,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之事——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那还是在乾隆五十四年,在遥远的法兰西,社会矛盾已然尖锐得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十四,法国大革命如狂风暴雨般爆发。愤怒的民众手持武器,呼喊着口号,冲向象征王权的巴士底狱。路易十六听闻消息,吓得脸色苍白,他深知自己已无力阻挡这股汹涌的浪潮,只能被迫屈服于民众的力量。

时间悄然来到乾隆五十七年,路易十六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心生逃离的念头。六月二十日的午夜,路易十六带着全家,乔装打扮,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出逃之路。他想着,只要能逃到边境,就能寻得一线生机。

他们一路匆忙赶路,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当他们行至接近边境的瓦伦镇时,被人认出了身份。路易十六看着周围逐渐围拢过来的人群,满目绝望。于六月二十五日,他被迫返回巴黎,重新陷入了这混乱的旋涡之中。

乾隆五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法国发生巨变,实现了共和。路易十六彻底失去了他的王权。到了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十六,国民公会内气氛紧张压抑。众人对路易十六的命运进行投票审判。最终,以387票赞成对334票反对的结果,宣判路易十六死刑。

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二十一这天,路易十六被押往刑场。他步伐沉重,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有悔恨,有不甘,也有对未知的恐惧。最终,他被推上了断头台,结束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而他的死,也成为了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乾隆得到消息后,满脸愁容,叹气:“那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本是一国之尊,与朕书信往来,也算有些情谊。如今竟落得被斩首这般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和珅满脸谄媚,上前一步:“陛下仁心,听闻此事如此挂怀,足见陛下重情重义。可那法兰西远在万里之外,国情与我大清大不相同。他们国内局势混乱,才酿下这等悲剧,陛下犯不着为此伤神。我大清在陛下的圣明统治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陛下的丰功伟绩啊。”

纪晓岚拱手作揖,恭敬说道:“和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世间万物皆有兴衰,朝代更迭、君主命运也各有不同。路易十六之遭遇,不过是他国历史的一段波折。陛下治理大清,功绩卓着,实乃千古圣君,又何必为万里之外他国君主的变故劳心费神呢?应以我大清江山社稷、百姓福祉为重啊。”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纪大人说得对,陛下当保重龙体,莫要为此事伤怀。”

乾隆微微点头,神色稍缓:“朕自然明白你们的意思,只是此事太过震撼,一时难以释怀。”

刘墉出列,诚恳地说:“陛下,这天下之大,各国命运起伏不定。陛下心系天下,关心万国,此乃陛下胸怀宽广。但我大清内政外交诸多事务,还需陛下定夺。若陛下一直为此事郁结,恐会影响政务。望陛下放宽心,我大清在陛下的指引下,未来定能更加昌盛。”

乾隆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笑意:“罢了罢了,朕听你们的。有你们辅佐,是我大清之幸。”

关于路易十六之死在乾隆内心的纠结逐渐消失之际,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会试,一场科举舞弊丑闻,如一颗巨大的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千重涟漪。

养心殿里,气氛肃然,刘墉跪低头在御阶之下,乾隆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怒目而视着刘墉。阿桂等几人则垂手低头站在大殿之内不敢出声。

“刘墉!”乾隆率先打破了这乾清宫的沉寂:“你身为今年会试主考,竟然出了科场舞弊这档子事儿,如何解释?如何给朕一个交代?如何给天下仕子们一个交代?”

“臣……臣无话可说,请求陛下严惩微臣,以儆效尤!”刘墉低着头沉声说道。

“严惩你刘墉?好哇!那就……那就……”乾隆气的回头看到了挂身后花屏旁边的天子剑,于是对颙琰说道:“皇儿,将那天子剑赐给刘墉,他既然请求朕严惩于他,那就让他回家自裁去吧!”

这一下把旁边的人都吓懵了,赶紧跪下为刘墉求情。

心中一惊,赶忙跪下,恳切说道:“陛下,此次科场舞弊,刘墉虽为主考难辞其咎,但臣以为,在事情尚未彻查清楚之前,贸然让刘墉自裁,恐怕有失妥当。刘墉为官多年,向来清正廉洁,兢兢业业,此次或许另有隐情。还望皇阿玛开恩,给刘墉一个查明真相、将功赎罪的机会。”

王杰也连忙磕头,说道:“陛下,科场舞弊乃大罪,可刘墉平日里对朝廷忠心耿耿,办事得力。此事关乎科举公正,天下瞩目,若就这样草率处置刘墉,恐怕难以服众,也不利于彻查背后真相。恳请陛下三思啊!”

乾隆仍然怒气难消,对颙琰喝道:“怎么你要抗旨么?”

颙琰无奈,只好摘下天子剑恋恋不舍地递给刘墉。刘墉双手捧住天子剑,叩首谢恩道:“谢皇上隆恩……”起身退出了养心殿。

刘墉捧着宝剑出来后,我和张成一看此景,心里立刻明白了七八分。我赶紧告诉张成,让他先骑马回去通报准备素衣素高,以便刘墉自裁后好给刘墉办理丧事,我陪着刘墉慢慢地往回走。

当我和刘墉回到家里摆上香案,向天子剑行过大礼之后,刘墉马上捧起宝剑就要抽剑自刎。当他抽出宝剑往脖子上一横之后,我和张成一看,这天子剑只有剑柄,没有剑刃,我们大伙都愣住了。

刘墉那些剑柄在脖子上横着还问呢“我死了没有?”张成和我看着都笑了,张成说:“老爷!这宝剑是空的,没有剑刃!”我也跟着说:“是呀三哥,这剑没有剑刃!皇上只是吓唬吓唬你呀三哥!”

正在我们在此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哀的时候,只听到:“皇上有旨,刘墉接旨呐!”

原来,是颙琰带着阿桂、王杰等人来传旨来了。我们不敢怠慢,赶紧跪接圣旨。只见颙琰看着刘墉喧旨道:“刘墉,你听到了,众人皆为你求情。朕且给你十日时间,让你协助王杰彻查此事,若查不出这科场舞弊背后主谋,揪不出所有涉案之人,你还得提头来见!”

刘墉听到这个,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彻查此事,若不能还科举一个公正,臣甘愿受死!”

阿桂走上前,将刘墉扶起来,低声说道:“石庵,原来此次皇上并非要杀你,只是给你个教训。科场舞弊之事嘛,非常棘手,你我需并肩作战,定要把这背后之人挖出来,否则科举威严何在,朝廷颜面何存。”

刘墉站起来谢了颙琰,也感谢了各位大人点了点头,说道:“阿桂大人,刘某明白。只是此事错综复杂,背后势力恐怕盘根错节,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两人商议一番后,各自散去。刘墉,便立刻把我们叫到一起,开始商讨调查之策。他深知,这十日时间犹如白驹过隙,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之地,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更会让天下士子寒心,让科举制度蒙羞。

而此刻,京城暗处,那些与科场舞弊相关之人,也在密切关注着刘墉的一举一动,并且朝中官员众说纷纭。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厦将倾,我屹立于文明废墟修仙从养蛇开始鸿天神尊超品渔夫长生:我真的只想睡觉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相错亲结对婚,亿万老公太粘人弱鸡的我,却被正道人士奉为无上圣魔我都修仙了,还要读书?我有亿万反派大佬,镇压一切主角官场:破局不苟了其实我是仙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精灵:我的精灵朋友遍天下我都成僵尸王了,丧尸末日才爆发重生之官场争雄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从僵约开始的诸天之旅后宫争宠?真不用!我撒个娇的事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直播说梦,我竟成了预言家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大夏九皇子:从赐婚女皇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