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一天,她再次召集考察小组成员开会,详细地说明了此次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
“这次考察机会难得,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南方企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咱们要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姜宁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众人纷纷点头,崔厂长说道:“姜厂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次日清晨,考察小组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旅程。
一路上,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对未知的南方充满了期待。
到达目的地后,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发展气息,高楼大厦林立,街道车水马龙。
有人却在人群中暗暗撇嘴,小声嘀咕:“看着热闹,谁知道实际咋样。”
姜宁装作没听见,直接带着众人前往第一家考察企业。
他们早就定好的考察企业,都是通过薛秘书联系的。
抵达南方的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纺织厂。
刚走进厂区,众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整齐排列的先进设备,高效有序的生产流程,还有充满活力的工人们,一切都与棉纺二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厂子是刚刚建设的新型现代化的纺织厂,他们的设备都是全新进口的。
厂方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安排专人带领他们参观整个生产过程。
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先进纺织技术的运用,再到严格的质量检测环节,每一处都让考察小组的成员们大开眼界。
姜宁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向对方工作人员询问问题,还认真地做着笔记。其他成员也都被眼前的先进景象所吸引,纷纷掏出本子记录,不再像出发前那样满腹牢骚。
“你看人家这设备,比咱们厂的先进太多了,生产效率肯定高不少。”一位技术骨干感慨地说道。
“是啊,还有人家的管理模式,每个环节都分工明确,衔接紧密,怪不得人家能发展得这么好。”另一个人附和道。
参观完生产车间,双方坐下来交流经验。
南方厂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展理念、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比较朴实实在的,又是上面打了招呼推荐过来的,他们倒是没有藏私。
姜宁和考察小组的成员们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这一天的考察结束后,大家回到招待所,虽然身体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兴奋和思索。
姜宁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让每个人分享自己当天的收获和感悟。
“姜厂长,我觉得咱们厂回去后真得引进一些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不然根本没法跟人家竞争。”一位成员率先发言。
“我也这么觉得,而且人家的市场做得太好了,咱们得好好学学,找准咱们产品的定位,打开销路。”另一个人接着说。
姜宁微笑着听大家发言,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她才缓缓开口:“今天大家都看到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几天时间,大家要保持这种学习的热情,把有用的东西都带回去。咱们厂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只要咱们肯学习,肯改变,就一定能有出路。”
接下来的几天里,考察小组又陆续参观了几家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从生产技术到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到市场营销,全方位地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每到一处,大家都能发现值得棉纺二厂借鉴的地方,每个人都感觉收获满满。
姜宁和考察团队成员们都认真记录、虚心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看到南方企业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他们既感到震撼,又充满了紧迫感。
“姜厂长,人家这设备可真是先进啊,咱们厂那些老古董可没法比。”当然有些人参观以后也会产生消极思想。
姜宁点点头:“是啊,回去后咱们得加快设备更新的步伐。不过,光有设备还不够,管理和技术创新也得跟上。你看人家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姜厂长,多亏了你啊,怪不得你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带我们出来考察。我们还真像是井底之蛙,自我感觉良好。”崔厂长感慨地对姜宁说道。
姜宁微笑着说:“崔厂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些骨干受到的打击也不小啊!回去后,还希望崔厂长给这些人做做思想工作。”
崔厂长点头应下,“放心吧,姜厂长,我一定做好工作。大家出来这一趟,都看到了差距,也都憋着一股劲想让厂子变好。”
考察结束后,众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棉纺二厂。
姜宁趁热打铁,迅速组织各部门开会,详细分享考察成果,并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
然而,刘福贵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在会议上阴阳怪气地说:“哼,说得倒是好听,这改起来谈何容易,别到时候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姜宁目光坚定地看向他,“刘副厂长,如果您不想参与厂子的改革,那请你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在为厂子努力,而不是在这里冷嘲热讽。咱们有想法就落实行动,别光说不做。”
刘福贵被怼得哑口无言,脸色涨红。
领导会议开完,姜宁立刻组织了一场全体职工大会,向大家详细汇报了此次南方考察的成果。
“同志们,这次南方考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希望。我们要学习南方企业的先进经验,引进新设备,改进管理模式,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相信咱们棉纺二厂一定能重新焕发生机!”姜宁的声音充满激情和力量,台下的工人们也被她的话所鼓舞,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南方真有那么好?”底下的工人也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那些去了南方的人,各个眼睛冒光,充满干劲。
他们的讲述,所见所闻,也在一点点的影响着厂里的其他人。
这些正是姜宁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