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79
“那现在就这么看着他昏睡下去?还有,你们把他送来二院是不是有些考虑不周?怎么说这里的条件差市立医院好多嘛,但凡有希望还是得继续治疗啊。。。”
来医院看望远山的一位朋友把心里的疑问提了出来。
小美只能苦笑,她也不愿意让丈夫在市立二院治疗啊,可出事后就被120拉来了这里,他们单位也没经过家属同意就在这里的脑科做了开颅手术,现在这个样子能转院么?
这时,李大夫拿着拍好的片子找来内科大夫会诊,因为黎远山这几天肺部有些感染。之前已经打了几天点滴,但他的肺部并没有好转,李大夫告诉说要想进一步治疗,还得加些强抗生素类的药物,不过都太贵了,一天差不多得六七百,怕家属负担不起。
小美说没问题,保险赔款很快能到位了,可李大夫告诉她医院没这类药,还得他们自己去别的医院买,还问她有没有这个必要。小美说,“我们当然希望能尽快控制住不要继续恶化,希望他好起来,怎能说没必要呢?”
李大夫接着又说,“其实不一定好药用上了就能马上好,你们还是得有心理准备,刚来会诊大夫说的话你们都听明白了吧,他现在的体质太弱了,你就是给他输再好的药也不见得能吸收的了,不过既然你们家属这么坚持,我们也只能治疗看看了。”
李大夫说完还提起了12楼前几天住进来一个被车撞到的老太太,说老人出事后家人也就是雇了个人来照看一下,上了几天呼吸机,她老头问医生如果是植物人就不治疗了,他有的是钱,但要个植物人做什么呢?
关于放弃的例子以前不止这位主治医生说过几次,小美的同事和朋友也在她眼前提过。她记得黎远山做第二次头部手术的时候,听大夫说,就是为引流脑积液而做的埋管手术。
那天,原在她单位,后又调到别处的一个同事来医院看望。离开前,在四楼手术室的外面,她给小美讲了母亲和儿子协商放弃丈夫的真人真事,看她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就急着解释说,“电视上有播过,你还是别太辛苦了,该放弃就放弃吧。。。”
小美当然不能生这个曾经算是她同事的气,人家也是一番好意。两人在同单位时,平常她和人家不过就是见面招呼的情分,根本没什么深的交情,如今两人不在一个单位了,却跑来医院又是送钱,又为她的不幸落下同情的泪水,并且还苦苦相劝个不停。
现在去哪里找这种真挚情分的人呢?她只好含着泪一再谢过人家的好意。然后告诉她,自己还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毕竟与他共同生活了这些年,又是孩子的父亲,她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见她这样说,人只好无奈的闭了嘴,走前还说了一大筐要她好好保重自己的话,说活着的才人更重要,然后抹泪与她告别,让小美很感动。
亲人朋友们的劝当然只能听听罢了,实践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绝不放弃,是小美那些日子常提醒自己和医生的话。
看她这样,李大夫苦笑着说,“我们也希望最好能治好他,不过到了现在这样严重的时刻,也应该和黎远山单位说说,看他们能不能积极的配合,要不以你们现在的经济能力恐怕也支撑不了几天,保险的款不还没落实?看看单位是什么意思。”
小美连忙说,“你们医院是否能出面找他们行协商一下,当初不也是他们送来又签字的吗?”其实这话她也只能在李大夫面前说说,毕竟与他是老乡,同情他们的成分多点,即使有些话她说过头了,人家也不会太介意。
李大夫果然笑着说,“这话你们也就只能在我面前提,谁还管你这啊,医院找谁出面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小美说,“人单位现才刚换了行长,我们这时候提出这样的事合适吗?”
李大夫说,“那有什么啊,黎远山现在的情况这样严重,他单位也应该管啊,哪怕先把继续治疗的药买来也行,不能看着恶化不管吧。”
后来他还是建议小美打电话把他们行的工会主席找来和他沟通一下。
和工会主席一起来的还有后勤办主任,等他们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后在外面敲门。小美正给黎远山鼻饲打饭。工会主席进来后并没有认真看看躺在病床上脸色潮红的人,而是说,“我们刚从主治医生办公室那里出来,情况都了解了,看来你已知道换了行长,消息很灵通嘛。”
随后又告诉小美,他们来前和新行长做了汇报,领导说不能违反规定,行里还是原来的意思,问她还有什么想法。
小美蹙眉说道:“我整天待在病房里,消息闭塞,怎知道谁来谁走呢这几天黎远山的病情又严重了,你们也从医生那里了解了情况,我就不多说了。人都已经这样了,总得一起想想办法吧。如果下一步要接受治疗,我们家属的能力实在有限,而且在保险款没到位之前,这病还是得治啊!”
远山的朋友在一旁也附和说:“是啊,难道就让他的病情这样一直恶化下去吗?”
就在这时,工会主席的口袋里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他一边起身出门,一边说道:“那我们回去再汇报看看,如果明天中午还没有回话,你们就别等了,自己想办法和医院协商一下后续的治疗方案吧。”
他们走后,小美对丈夫的朋友叹无奈地说:“其实本来就对他们行没抱什么幻想,原来那位分管领导调离原职,我也只是感觉心情稍微畅快了一些而已,根本没有工会主席说的那种听到风声再去找的想法。只是碰巧赶上远山的状况又严重了。”
朋友不忿道:“是啊,那位工会主席怎么能那样想?”
小美苦笑着摇摇头:“要不是来看远山的同事告诉我这些,谁知道他们行换了个新领导呢?”
朋友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是啊,真没想到这位工会主席一下就把事情提升到那个高度去了,领导就是领导啊,看问题的角度永远要比我们这些小兵高好多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