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625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藏着一座如梦似幻的小城——凤凰古城。在2010年底,这里约生活着5万人口,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在此聚居,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如同醇香的美酒,令人沉醉。这座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五年的古城,不仅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还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并肩齐名,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在2019年10月,还入选了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魅力十足。
前一晚,小美一行人出发去看表演时,天空只飘落了几滴毛毛雨,谁能想到,第二天早饭后,大家刚登上旅游大巴,老天爷就突然变了脸。乌云黑压压地聚拢,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不过,车里热闹非凡,大家一路上谈天说地、分享趣事,欢声笑语不断,五个小时的车程竟也不觉得漫长。
只是苦了那两位司机师傅,雨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路况模糊不清,好在进入盘山路危险地段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稳稳掌舵,大家这才稍稍安心。
途中,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如同金色的海洋,灿烂耀眼,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对着窗外一阵猛拍,快门声此起彼伏,恨不得把这美景全装进镜头里。
大巴中途短暂停靠,路边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山寨老婆婆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她亲手做的绿菜团。这些小巧玲珑的绿菜团握在掌心,也就巴掌大小,每个却要价一元。
老婆婆操着浓重的乡音,笑着说,野菜都是从山上新鲜采摘的,绝对的绿色食品。大家抵挡不住诱惑,基本人手一个,稍作放松后,又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大巴终于驶入凤凰古城地界。神奇的是,这时雨竟然停了!小覃导游打趣说:“你们呀,都是运气不错的人!”大巴暂时停在政府宾馆院内,不过晚上大家并不在此休息。
经过长途奔波,覃导招呼大家下车稍作停留,便迫不及待地带领众人开启了古城九大景点的奇妙之旅。
第一站便是沈从文先生故居。1902年12月28日,着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充满明清建筑风格的精致小院里。小院中间有一方天井,10间屋子错落有致,这是沈从文的祖父沈洪富于清代同治初年建造的。
在这里,沈从文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青涩懵懂的少年时光。来到这儿,有三件必做之事:一是怀着崇敬之心凭吊下沈老,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抒发思古之情;二是挑选几本沈老的着作,感受他笔下湘西世界的独特魅力;三是在书上盖上故居纪念印章,等日后翻开书籍,便能瞬间回味起这段难忘的幸福时光。
第二站是熊希龄故居,它藏在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内。一踏入这座占地800平方米的院落,就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木质的门窗上,雕花或绘图栩栩如生,造型大方,做工精美,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筑模式,满满都是浓郁的民族风情,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第三站是杨家祠堂。这座始建于道光十六年的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规整的长方形。戏台是单檐歇山顶,檐下如意斗拱层层叠叠,高达16米,四根台柱上雕龙刻凤,栩栩如生;戏台采用穿斗式结构,正殿则是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民族特色浓郁,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是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的。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戏台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正殿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厢房对称分布。
杨家祠堂设计精巧,窗户、门、檐饰件均是镂空雕花,每一处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整体建筑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有着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参观完名人故居,最令人期待的“沱江泛舟”来啦!沱江河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它温柔地依偎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滋养着古城儿女。大家坐上乌篷船,随着船身轻轻摇晃,听着艄公粗犷又悠扬的号子,两岸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从眼前缓缓掠过,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卷瞬间呈现在眼前:古朴的万寿宫、高耸的万名塔、雅致的夺翠楼,一切都美得那么不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大家在船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说笑。突然,岸上不少小宾馆晾晒的白色床单吸引了众人目光,在古色古香的建筑映衬下格外惹眼。行船途中,还看到服务员在河里费力地洗搓床单,有同事忍不住开玩笑说:
“说不定我们待会喝的水就来自这儿呢!”这话一出,众人纷纷咋舌,露出惊讶又嫌弃的表情。覃导见状,连忙摆手辟谣:“别担心别担心!你们住的地方离这儿远着呢,水质好得很!”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相视而笑。
凤凰古城虽不大,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就连这里的凤凰蜡染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凤凰蜡染有两大流派:一派是土家族蜡染印花布,另一派是苗族蜡染土布。
土家族蜡染印花利用蜡的拒水性作为防染材料,在织物上印制或手绘花纹,等蜡冷却后会自然破裂,产生独特的“冰纹”。染色时,染液会顺着冰纹渗入织物,形成独一无二、变化多端的纹路,每一块布都是大自然和匠人的杰作,极具鉴赏价值。
而手工蜡染则是用铜蜡刀、铜蜡笔等特殊工具,在织物上手绘花样,每一笔都饱含着匠人的艺术灵感,这些作品常常作为精美的印花装饰品,不过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产量低,价格自然也比较高。
相比之下,采用机械印蜡虽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总感觉少了那么一丝手工的温度和独特韵味 ,就像机器做的糕点,永远比不上妈妈亲手烘焙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