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516
蓝定筠端起酒杯,点头赞成道:“小美这个提议好。士林,咱俩是跟女士在一起喝,你不要把以往酒桌上的那套用在这儿。”
李士林白了他一眼没吱声,他刚才说什么了吗?好吧,这里你是最大的领导,怎么说都是对的,我听还不行吗?
就这样,大家伙边吃边聊,酒也一点点的慢慢喝着,气氛倒是看上很融洽。
这时,翠珍端起酒杯,轻轻地抿了小口,然后看向蓝定筠问道:“蓝局,我下岗后想做点小生意,就是在街边摆个摊那种。不过我听说,城管经常会来查,不知道这种情况归不归你们城建局管呀?”
蓝定筠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她有些愕然的问:“陈姐,你下岗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虽然他对陈翠珍不算太熟,但因是小美的小学同学,所以才认识。之前聚会,也就见过两三次,加上今天才同她吃过两顿饭,但该有的礼节还是得表现出来。
翠珍叹了口气,说道:“下岗有半年多了吧。我和孩子她爸都在东区零件厂工作,从去年开始厂里的效益就不行了,零件卖不出去,厂子只能裁员了。”
小美、许翠玲和袁红三人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事,但此刻心里也很沉重。
李士林看向蓝定筠,不确定的问道:
“老蓝,好像城管并不属于你们城建局管辖吧?从执法上看,城管应该是作为市政府下的一个独立行政部门运作的吧。”
蓝定筠点点头,说道:“士林,我看你对这方面倒挺了解的,城管是不归我们管,城建局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随后他又笑着对翠珍道:
“陈姐,要是你真想摆摊,我建议你还是先去东区城管部门问一问吧,了解下相关规定和手续,这样更稳妥。如果需要帮忙,我可以找人帮你打听一下。”
翠珍连忙摆手说:“我就是随便问问,暂时不用麻烦你了。”
小美这时也出主意道:“翠珍,现在政策越来越规范了,你提前了解一下总是好的。而且,如果真要做小生意,你可以考虑找个固定的店面,这样顾客也会更稳定。”
小美觉得,虽然翠珍眼下下了岗,但她在经济上还是有后盾的,不管怎样,公婆和父母两方都能给她一些帮助,生活上还是有保障的。
李士林放下酒杯,转头看着蓝定筠问:
“老蓝,说到城管,我记得前几年,各地的城管队伍大多叫‘市容监察’,对不对?”
蓝定筠点点头,缓缓说道:
“今年建设部设立了城建监察办公室,各地的市容监察大队都将并入城建监察队伍。现在市容、交通、公安、工商、园林、税务、环保、卫生、规划等部门的执法问题越来越多,重复执法和多头执法的情况很常见。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将推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主要是想通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来解决。”
这时,袁红不高兴地插话说:
“咱们国家啥时候有的城管?我咋觉得这些讨厌的家伙突然间就到处出现了。”
她嘴上的口红已经淡去,显得嘴有些发乌,酒也喝得比她们三个都急,这会儿脸上已渐渐泛起了红晕,话也变多了。
“城管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产物。”
许翠玲突然冒出一句,她每天上街卖冰棒,见的最多的就是城管执法。
蓝定筠见此,便给大家解惑道:
“‘城管’这个词是十年前开始出现的吧。那时国家一些机构还在恢复建立中,经济改革肯定会加速城市的发展,各地政府所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北京等城市率先设立了环卫监察大队来维护市容和卫生,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环卫监察大队可以说是现在城管的前身吧。随着城市管理机构的完善,环卫监察大队也被很快取消了。但城市管理的问题并没消失。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市的城建局就设立了城管监察大队,以委托执法的形式来管理市容等方面的事情。”
李士林点点头道:“城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至今,大量人群的聚集地一旦形成城市,就必然需要良好的秩序。而良好的秩序,肯定离不开有效的城市管理吧。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看,城管就是这样随着城市的出现,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吧。”
袁红酒有些上头了,冲李士林撇嘴道:
“李同学是当官的,自然会帮着粉饰太平啊,老百姓为了生计出来摆摆摊犯法吗?怎么城管动不动就没收他们的东西、甚至还罚款这算什么正经执法?”
李士林回击道:“你别上纲上线好吧?我反对老百姓上街摆摊了?该管的还是要管,不然放任不管,市场不就乱套了难道任由一些不法商贩摆摊卖些没有卫生保障、没有质量保障的食品生活用品,就合情合理了”
“我指的是普通市民,不法商贩当然得严惩了!”袁红争辩道。
翠珍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笑着打圆场道:“好啦好啦,你们俩就别再争论啦,都怪我,没事儿提这个干嘛呢,快别吵啦,赶紧吃菜吧,不然一会儿菜都凉啦!”
与此同时,许翠玲也在桌下不停地给李士林使眼色,示意他别再继续和袁红争执下去了。然而,李士林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暗示,依旧自顾自地和袁红理论着。许翠玲见状,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但又不好直接开口制止,只得无奈地压低声音,悄悄地对小美解释道:
“小美,你不知道,袁红她哥年前摆摊卖烟的时候,被城管给逮住了,结果被罚了一千多块钱!这事儿可把袁红给气坏了,因为那笔罚款还是她帮她哥出的呢,所以她心里才会这么不舒服,难免就有些上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