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市里,郑大年选了个学校附近的地方摆摊。一开始只敢带一百个蛋,生怕卖不完。
&34;大爷,这茶叶蛋真香。&34;路过的学生闻着味就停下来。
&34;是啊,我家婆娘特制的,保证好吃。&34;郑大年笑呵呵地说。
没想到才八点多,茶叶蛋就卖完了。学生们还在问:&34;大爷,明天还来吗?&34;
回家后,郑大年兴奋地和张大妮商量:&34;要不明天多带点?&34;
&34;那得收更多鸡蛋。&34;张大妮说。
第二天一早,张大妮就骑车去收鸡蛋。她和村里人熟,知道谁家的鸡蛋新鲜。
&34;大妮,你这是要开店?&34;村里人问。
&34;不是,我家老头子在城里卖茶叶蛋。&34;张大妮笑道。
很快,附近几个村的人都知道张大妮收鸡蛋。每天天不亮,就有人送鸡蛋来。
&34;你们家卖得不错啊。&34;养殖场的王嫂子说。
张大妮笑道:&34;可不是,我那老头子现在干劲可足了。&34;
回家后,张大妮就开始煮茶叶蛋。她配的卤水有讲究:八角、桂皮、花椒、酱油都要放好,火候也要掌握好。
&34;你看这颜色。&34;她得意地给荞麦看,&34;都入到蛋白里了。&34;
郑大年现在每天能卖五百个茶叶蛋。除了学校门口,他还找到了几个固定摊位:早市、公园门口、还有车站工厂门口。
&34;大爷的茶叶蛋最好吃!&34;大家都这么说。
每天收工回家,两口子坐在一起数钱,心里美滋滋的。一天能挣五十块,比在养殖场工资高多了。
&34;你说咱们是不是该谢谢荞麦?&34;张大妮说,&34;要不是她出主意,哪有这好事。&34;
郑大年点头:&34;闺女就是有头脑,看这生意就来了。&34;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充实快乐。两个老人干劲十足,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
郑向党出任务回来看到自己爹干劲十足,每天能挣50块钱呢,特别感谢荞麦,荞麦说要不是为照顾双胞胎,咱妈也想出去干呢。
一个月的分离,让重逢格外甜蜜。月光如水般洒进卧房,郑向党一进门就紧紧搂住荞麦。
&34;想死我了。&34;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略带沙哑。
荞麦红着脸靠进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一个月的思念在这一刻尽数爆发,她踮起脚尖轻轻吻他。
郑向党的吻越来越深,像是要将这一个月的相思都倾注其中。房间里弥漫着暧昧的气息,荞麦觉得整个人都要融化在他的怀抱里。
月色渐浓,窗外的夜风轻轻掀动纱帘,为这对久别重逢的恋人增添了几分旖旎。纱帘飘动间,隐约可见两道交缠的身影。
激情过后荞麦靠在郑向党怀里:&34;以后别去那么久了。&34;
&34;舍不得我?&34;郑向党笑着亲她。
&34;去你的!&34;荞麦打他,脸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