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党点点头,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看是京市美术出版社的,他没多看就拿回家了。
&34;是出版社的信,&34;荞麦迫不及待拆开,&34;《鹅将军》要再版了!这次印二十万册,版税提到12。&34;
&34;这次能拿一万二&34;荞麦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年代,万元户都没几个。
&34;应得的,&34;郑向党握住她的手,&34;你的画技值这个价。&34;
渐渐地,《火球》的故事也成型了。荞麦把稿子寄给出版社,心里充满期待。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动物的故事,更是他们这个温暖家庭的见证。
一个月后,荞麦收到美术出版社的回信。《我家养只狐狸叫火球》不仅通过审核,还被列为儿童优秀读物。
&34;你看,&34;荞麦把信递给郑向党,&34;出版社说这次要一次印刷三十万册。
郑向党笑道:&34;你这次赚大发了。&34;
&34;是火球立功了,&34;荞麦摸摸在一旁打盹的火球,&34;要不是它这么可爱,哪有这么多故事可画。&34;
火球似乎听懂了,懒洋洋地摇摇尾巴。鹅将军凑过来&34;嘎嘎&34;叫了两声,像是在抗议。
&34;你别吃醋,&34;荞麦笑着说,&34;你的书不是已经很受欢迎了吗?&34;
没过多久,《火球》也在新华书店上架了。这次出版社特意在封面烫了金,还配了精美的彩色插页。
&34;这次比《鹅将军》卖得还快,&34;售货员说,&34;很多人是冲着上一本的名气来买的。&34;
大宝又成了学校的红人。同学们争相找他讨要火球的故事:
&34;火球真的会帮鹅将军打猎吗?&34;
&34;它和闪电关系好不好?&34;
&34;能带我们去看看它吗?&34;
火球的名气甚至传到了其他学校。一天,大宝学校的校长说要请荞麦去讲课。
&34;孩子们都很喜欢你的连环画,&34;校长写道,&34;希望你能来给他们讲讲创作的故事。&34;
荞麦欣然应允。当她带着三小只去学校时,操场上挤满了兴奋的孩子。
&34;真的是火球!&34;
&34;鹅将军好威风!&34;
&34;闪电也来啦!&34;
三小只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表演了一段。鹅将军神气活现地走在前面,火球和闪电在后面配合默契地表演杂技。
学校特意给荞麦颁发了&34;少儿文学创作奖&34;,还请她定期来给孩子们上美术课。
这一次,《火球》给荞麦带来了两万多的收入。但更让她开心的是,她用笔触记录下的温馨故事,能带给这么多孩子欢乐。
&34;有时间我得把《闪电》也画出来,&34;她对郑向党说,&34;把咱们这个温暖的家,都记录在书里。&34;
郑向党搂着妻子,心里满是骄傲。他的荞麦,不仅是个好妻子好母亲,现在还成了受欢迎的儿童作家。这样的生活,比他想象的还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