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预产期的临近,生产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分类打包好了,就等着用。郑向党提前借了汽车,加好油就怕半道没油。
离预产期越来越近,两家老人又回来了。张老和张奶奶大包小包地进了门,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盒子。
&34;打开看看,&34;张奶奶迫不及待地说,&34;这可都是给重孙准备的。&34;
盒子里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小衣服,还有细软的小包被。最显眼的是一对银包金的小镯子,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34;爷爷奶奶,这太贵重了&34;荞麦有些感动。
&34;贵重什么,&34;张老摆摆手,&34;这是我第一个重孙,当然要好好准备。&34;
没过两天,陈老和陈奶奶也来了。他们带来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养在专门准备的鱼缸里。
&34;这是月子里要吃的,&34;陈奶奶笑着说,&34;现在养着,到时候现杀现煮,补得快。&34;
他们也带来了礼物,一个银包金的小项圈,做工精致却不太显眼。荞麦后来才知道,两家老人是商量好了,一家准备镯子,一家准备项圈,就怕太扎眼招人眼。
陈志远更是把工作都推了,天天守在家里。他给孩子买了好多小玩具,还特意订了一个精致的小摇篮。
&34;爸,你看这个小被子,&34;荞麦拿着陈志远买来的粉色小被,&34;是不是太可爱了?&34;
&34;是啊,&34;陈志远满眼宠溺,&34;等我外孙女出生就能用上了。&34;
林晚晴每天变着花样给女儿补身子,张大妮则负责准备日常饭食。两位奶奶轮流给荞麦按摩腿脚,两位老爷子在院子里晒太阳,时不时逗逗鹅将军和火球。
看着满屋子忙碌的身影,荞麦觉得心里暖暖的。虽然怀孕后期很辛苦,但有这么多人疼爱,再难熬的日子也变得甜蜜起来。
&34;你看,&34;郑向党搂着她轻声说,&34;这么多人等着疼咱们的小闺女。&34;
荞麦靠在丈夫怀里,轻轻抚摸着肚子:&34;是啊,她多幸福,还没出生就有这么多人爱她。&34;
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院子里的桂花树飘来阵阵清香。这一刻,就连那些孕期的不适都变得不那么难熬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被深深爱着的。
这天半夜,荞麦醒了:&34;向党&34;
&34;怎么了宝贝?&34;
&34;好像羊水破了。&34;
郑向党一下子慌了,手忙脚乱给她穿衣服,嘴里直喊:&34;娘!娘!&34;
张大妮早就准备好了。一家人分工明确:郑大年留下照看大宝煲汤,张大妮提着待产包,郑向党扶着荞麦上车。张老和张奶奶也被惊醒了,但是荞麦坚持不让他们去医院,天还不亮,让他们歇着,天亮了再去医院,还不知道要生多久不能都熬着。
到了医院,荞麦才知道什么叫真疼。一阵阵疼痛如潮水般涌来,她咬着牙不出声,不想让郑向党太担心。
&34;才开了两指,&34;医生说,&34;多走走,能加快产程。&34;
郑向党扶着她在走廊里慢慢走。每当疼痛来袭,荞麦就下意识抓紧他的手,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34;要不要休息会儿?&34;郑向党看她疼的脸色发白。
荞麦摇摇头:&34;没事,走走更快。&34;她知道,这场煎熬才刚刚开始。
疼痛一波比一波强烈,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荞麦感觉自己像被撕裂一般,可她始终不喊不叫,只是紧紧攥着郑向党的手。
&34;媳妇,你叫出来没事的。&34;郑向党心疼地说。
荞麦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34;我忍得住。&34;
又一阵剧痛袭来,荞麦忍不住弓起身子。郑向党手忙脚乱地给她擦汗,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34;我该怎么办&34;他急得直转圈。
&34;去叫护士。&34;荞麦低声说。
护士来检查,开了五指。&34;可以进产房了。&34;
分别的时候,荞麦看见郑向党眼圈都红了:&34;别担心,我很快就出来。&34;
&34;你&34;郑向党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下来了。
产房的门&34;咔哒&34;一声关上,郑向党心里顿时空落落的。他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往产房门口张望。
&34;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34;他贴在门上仔细听,里面安静得出奇。他知道荞麦最是坚强,可这份安静反而让他更加担心。
&34;儿子,你坐会儿。&34;张大妮看不下去,&34;在这晃来晃去的,晃得我头晕。&34;
郑向党勉强坐下,却立刻又站起来:&34;太安静了,会不会出什么事&34;
&34;你这孩子,&34;张大妮没好气地说,&34;人家护士说了,顺产都得三四个小时。你不知道有的人生孩子的一天呢,你这才多久?&34;
郑向党看看表,才过去半小时。他抹了把汗,又开始在走廊里转圈。每听见一点动静,都要赶紧跑到产房门口。
&34;向党!&34;李建国匆匆跑来,&34;听说嫂子生了?&34;
&34;还在里面。&34;郑向党声音都在抖。
&34;别急,肯定没事。&34;李建国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