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16章 他们有脊梁之姿啊
第(3/3)页

所以,他们来了!

凭借着几十年的种地经验,七人自然毫无疑问地入选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

入选的这一批人,大多都是从长安跟过来的。

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很快就闲聊了起来。

“老田,有小道消息说这次研究的是水稻。”

“虽然我没种过水稻,但想来和种粟米差不多吧?”

“大不了从头学起呗,就像当年阿耶教咱们种地一样。”

在大唐,粟米是朝廷规定的缴纳赋役的标准作物。

因此,长安城的农户们几乎家家种植粟米。

但大家也不怂,殿下需要研究什么他们就种什么。

他们的话,被站在教室门口的李恪听了个正着。

这一幕,让李恪不禁想起后世一位科学家。

华夏力学之父——钱伟长,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从高考只考5分,到华清物理学全系第一。

就连小说都不敢那么写!

可也正是那一批的隐姓埋名的科学家,

在华夏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投身祖国空白的科研领域中。

是他们撑起了的民族脊梁,让华夏做到了从无到有;

也正是他们的奠基精神,引领着后人走向从有到强!

而在这群朴素的农民身上,李恪似乎看到了脊梁的影子。

李恪暗道:这群人…有科学家之姿啊!

啪啪啪—!

不自觉的,他忽然鼓起掌来。

掌声一响,众人才注意到站在教室门口的那道身影。

“见过殿下。”

“见过殿下。”

听见殿下的掌声,这群农民诚惶诚恐,急忙行礼。

“哎呀,都是老熟人了,免礼免礼。”

李恪抬手虚托,示意他们起来。

说不定若干年后,这群人还真能研究出一些新东西来。

不一定都是系统提供的,也可以是他们自创的。

“既然诸位都是熟悉面孔,那本王就不说场面话了。”

“此次召集大家前来,是想组建一支杂交水稻团队。”

杂交水稻?

这杂交是咱们理解的那个杂交吗?

人群中的老田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殿下,这杂交…它正经吗?”

李恪:“……”

ps: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致敬—国士无双,民族脊梁!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疯了!你一修仙大佬去摆渡后人阴阳美人妻穿书后我的淘淘店铺太火爆入狱三年后,父子俩跪着求原谅作精相亲捣乱,腹黑军官将计就计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改修无情到后,大佬们跪求宠我?醉于晚风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带着一车物资在六零年代养爷爷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应天认亲,半路杀出一个朱元璋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超野!她把大佬吃干抹尽了被疑生野种?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鲁班书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八零嫁残疾军少,撩得他心颤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身体力行谍战:熬这么久,总算到美人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