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晚音跟着李逸走进主将帐篷时,将军正一脸严肃的看地图。
听到声响,将军转过身来,银镯与剑柄相碰,发出清越的响声,洛晚音这才注意到他腕间的麦穗。
好像有点印象,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洛娘子,”将军指了指案头摆着的空饭盒,里面的酱汁还凝着油花,“你的这个自热米饭很不错,我北境军先一种口味订五千盒,总共就是二万五千盒。”
二万多盒。
洛晚音不由得紧皱眉头。
“将军,这发热包需用生石灰。若要量产,需雇人专门烧制,还要制防潮蜡纸——”
以她现在的条件,根本不足以供给。
“早替你想过了。”将军推过一叠文牒,最上面盖着北境军屯的大印,“城西的旧粮仓拨给你作作坊,铁匠铺会送来千个陶模,底纹都刻上飞虎纹。至于生石灰,明日便有军车护送矿匠进山,我会派信得过的人盯着。”
“如此甚好。”
洛晚音闻言瞬间喜笑颜开。
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瞧瞧她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在别人那里迎刃而解。
接下来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包括人员的配置与安排,每一份自热米饭的售价等。
一切谈妥后,双方签订了合作契约。
拿着热乎的契约和刘姐两人在回去的路上,总有些不真识的感觉。
“这就谈妥了,签合作契约了!”
刘寡妇拿着契约看了又看。
洛晚音捏了捏刘寡妇发颤的手,指尖温热的触感,这才真正确信不是做梦。
刘寡妇突然抓住她的手腕,眼里闪烁着激动的亮光:
“晚音,咱明日就去牙行雇人!要十个会蒸饭的婶子,五个劈柴烧窑的汉子,再找个识字的账房——”
“刘姐别急,”
洛晚音抽出袖中羊皮纸,上面画着发热包的分层结构。
“当务之急是先把城西粮仓收拾出来。
发热包的生石灰得单独囤在防潮的地窖。
陶盒要分大小号,战士们饭量不同,饭盒得能装二合米……”
她忽然想起将军说的“北境有粮,军心不慌”,指尖在纸角画了只振翅的飞虎,“对了,还得请刻字师傅,在每个饭盒内侧烫印口号。”
至于找人的事情,她想在村子里找。
也算是给同村人谋福利。
“刘姐,以后摊子的事情就得交给你了,不过我会尽量抽时间过来帮忙。”
“瞧你说的什么话,如果不是你,我日子过得多艰难呀,这点事对我来说小意思,你就安心的做自热米饭,咱们的摊子我会照顾好。”
回到家里。
洛晚音急吼吼的喝了口水,便去找村长去了。
以至于路过大伯家,里面传来的吵闹声都没能引起她的兴趣。
“小桃丫头呀,今儿个怎么有空到你叔家来了。”
村长看到她笑着调侃。
主要是这丫头最近真的是太忙了,人都看不到。
每天起早贪黑的。
“婶子,我今天过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哦,啥好事儿?”
林大妮给她端来一碗糖水,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洛大山闻言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