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赵兴安刚醒来,便看到小厮站在床边等着伺候自己。
他装作一副宿醉后头痛的模样。
“这里是哪里呀?我怎么在这里啊?我记得昨天晚上不是和咱们县城的几个商家喝酒去了吗?”
“啊,老爷这不就是你自己的家吗?”
小厮一头雾水的挠了挠脑袋。
“当时买我的人说了,是让我来斥候赵老爷你的。”
赵兴安听后嘴角不由自主的扬了起来。
看来聚贤楼的掌柜是个会来事的,这是面子里子都给他照顾到了。
正想着。
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人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老爷,这是房子的房契,还有府里丫鬟、小厮的卖身契,以及帐本。”
赵兴安闻言一愣。
随即回过神来,掩嘴轻咳了声。
“你把东西先放这吧,我一会儿看,对了,给我安排一辆马车,我准备回村去看看我母亲。”
“老爷马车已经准备好了,你随时可以用。”
管家说完恭敬的退到一旁边。
赵兴安眼神更亮了。
赵兴安心中暗爽,没想到这聚贤楼掌柜出手如此阔绰。
这宅子、下人卖身契还有账本,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盘算着这背后的深意。
他一边任由小厮伺候着洗漱穿衣,一边暗自思忖。
洗漱完毕,赵兴安来到外厅,看着桌上摆放整齐的房契、卖身契和账本,随意翻了翻,便收了起来。
“走,回赵家村。”
他今儿个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自己娘接到县生活。
以后再也不用起早贪黑的种那一亩二分地了。
当马车缓缓行驶进赵家村。
村里的人都传遍了,男女老少纷纷都围到了赵兴安家门口。
看到他从马车上下来时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惊叹与艳羡。
“这兴安可真是出息了,瞧瞧这气派的马车!”
“以后春兰婶子可就享福了。”
“谁说不是呢!”
一位大爷捋着胡须,感慨地说道。
年轻的后生们则一脸兴奋,盯着马车。
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好奇地张望着。
赵兴安面带微笑,向众人拱手示意,随后大步走进家门。
刘春兰正在屋里忙活着,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心里正纳闷,就见儿子走了进来。
“娘!”
赵兴安喊道,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刘春兰转过身,看到儿子,眼中满是慈爱:“兴安,你咋突然回来了?”
赵兴安走到母亲身边说:
“娘,我来接您去县里住。
以后您就不用再干这些粗活了,跟着儿子享享清福。”
刘春兰听了,先是一愣,随即一张脸笑成了菊花样。
“娘知道你过得好就行了,娘一个泥腿子住到县衙去怕是不合适吧。”
“你是我娘有什么不合适的,你要是不去住,别人才会说我不孝呢。”
“唉,那好,娘现在就去收拾。”
刘春兰高兴得不行,转身就要回屋去收拾东西。
却被赵兴安给拉住。
“娘,那些老旧的东西没用了,你就把它送给有需要的村民吧,县里的房子什么都是准备好了的,你人去就行啦。”
“啊,这……”
刘春兰满脸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