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服,去找你爷爷,让你爷爷来找我们指挥使,没工夫在这和你扯淡,滚蛋!”
三千营不归燕藩统领,不属于任何都司,只有皇帝的圣旨才能调动,加上张桢那个人又是正儿八经的二代淮西勋贵,不搭理朱瞻基也在常理之中。
而朱瞻基也自讨无趣的回去了,他准备把三千营干的事告诉爷爷,坑朝廷银子,那还得了。
“大侄子,哪去?”
路过校场,朱高燧喊了一嗓子:“赶紧过来,我正找你呢!”
“三叔!”
朱瞻基行礼道:“找我是?”
“带你去看杀人!”
朱瞻基摆手道:“没兴趣!”
朱高燧笑道:“这是老头的意思!”
朱瞻基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爷爷让他去找三叔是这个意思。
“走吧,大侄子!”
朱高燧揽着朱瞻基的肩膀带到了校场之上。
只见一排排俘虏被押到断头台之上,等待着斩首。
“三叔,此战俘虏了多少人?”
“也没多少,也就千儿八百的吧,怎么了?”
“都杀了?”
“不杀留着过年吗?”
说话间,一排俘虏,人头落地,断头台上,扔着几把砍钝的刀子。
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尽管也上阵杀过敌,但其实心里没有多少杀性,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些承受不住,也不忍心。
“留着这些叛徒有什么用啊,给咱们自己添堵,大侄子,以后这漠北就是你的天下了,三叔替你清除这些隐患,也是为了你好,你要理解三叔的良苦用心啊!”
“可以留着干活啊,不见得非要全部杀掉,古人言,杀降不祥,听说我大明的开平王就是因为杀降太多,折了阳寿,这才……”
“扯淡!”
朱高燧咧嘴道:“永兴他姥爷,那是死于卸甲风……”
“你就站在这好好看看,累了就坐下看,必须看完把所有人都杀尽才能回去!”
朱瞻基终于明白了,爷爷让三叔杀这些人,就是给自己看的。
“三千营干的那些事,三叔知道吗?”
朱高燧笑道:“冒领军功是吧,大侄子啊,这些事,你就别管了,又没坑咱们的银子,你揭发他们,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三千营久驻漠北,以后你或许还要用到他们,别闹的太僵!”
朱瞻基低着头,没有说话,有些不忍直视眼前的画面,心中又忍不住感慨,哪里都有人情世故。
“大侄子,这就受不了了?”
朱瞻基叹息摇头道:“确实有些狠了!”
“这还叫狠啊?”
朱高燧笑道:“那是你没见过开国的那几个……不给你说常遇春,蓝玉这些人了,给你说个稍微仁慈点的,李文忠知道吧?”
“那还能不知道啊,岐阳王,一代儒将!”
朱高燧咧嘴说道:“就是你口中的儒将,当年在漠北作战,一路烧杀抢掠,打穿了整个草原,把鞑子的人头割掉,用长枪穿起来,让士兵骑在马上,扛在肩膀上当糖葫芦,比这狠多了!”
朱瞻基愣住了,这和他听到的不一样啊,传闻李文忠文武双全,爱民如子,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形象,这怎么……
其实,漠北人恨李文忠胜过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