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压下心中鄙夷,温顺道:“愿为表嫂尽绵薄之力。”
冯清岁眉开眼笑:“我们这就出发吧。”
戚氏摆手:“你们去吧,我就不凑这热闹了。”
“娘您在府里好好歇息,若是遇见您爱吃的点心,我给您捎回来。”
冯清岁笑眯眯道。
戚氏道好。
冯清岁便带上五花和毕月儿出了门。
天马寺就在内城。
每月逢三举办的“万姓交易”可以说是京城最大的市集。
市集上珍禽奇兽、起居用品、珠翠头面、古玩字画、占卜算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不光平民百姓爱来凑热闹,文人雅士也出没其中。
冯清岁是奔着捡漏来的,因而看上什么物件,询过价后,都会问一下毕月儿送去当铺死当值多少银子。
毕月儿平日多半在内宅,对自家当铺的生意了解不多,越答越心虚。
冯清岁拧眉:“表妹方才在慈安堂可是夸下海口,说自己会鉴宝估价,怎么两件一样的东西,给出相差甚远的价格?”
毕月儿指甲掐住手心,尬笑道:“虽是一样的东西,但成色不一样,价钱当然不一样。”
“可它们是一样成色,那两个摊主是夫妻,我们看过丈夫的摊档后,他就把那只瓷杯送到了妻子那的摊档上,我丫鬟刚好看见。”
毕月儿险些抓狂。
她深吸了口气,道:“许是两个摊位的光线不一样,我才看走了眼。”
“不过这里的东西良莠不齐,走马观花怕是也难以鉴定真伪,表嫂若想借此赚钱,还得请个专门鉴宝估价的朝奉才行。”
冯清岁轻笑:“我又不开当铺,请朝奉做什么,只是见表妹本事了得,想占点便宜罢了。”
“如今看来,表妹这便宜也不好赚。”
毕月儿:“……”
她掐了掐手心,道:“我们家朝奉这会应该不忙,我可以让丫鬟请他过来掌掌眼。”
冯清岁讶异:“请朝奉不会惊动你父兄吗?”
毕月儿咬牙:“不会。那朝奉是我祖母的人。”
“那就有劳表妹了。”
待毕家朝奉过来,冯清岁让人帮忙挑了十几个物件,花光了带来的本钱。
而后将那些物件送去当铺死当。
一买一当,挣了几百两银子。
回纪府的路上,她数着银票,不无遗憾道:“若是天马寺每天都办一次万姓交易,暴富何其容易。”
毕月儿皮笑肉不笑道:“不是天天都有漏捡的。”
朝奉也不是每天都有空的!
冯清岁怅然:“说得也是。”
毕月儿瞥了眼她唯一留着没当的一幅绣画,问道:“这绣作是送给表姑母的吗?”
“不是。”
冯清岁淡淡道。
这是姐姐的绣作,她也没想到会在地摊上看到。
“我买来收藏的。”
毕月儿笑道:“绣工不错,惟妙惟肖,倒也值得收藏。”
说罢,她看向车窗外,似不经意道:“千秋节快到了,不知二表哥给陛下准备了什么生辰礼?”
冯清岁眉心一动。
这么快就露出狐狸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