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会是什么?
简单概括:旧社会江湖团体组织。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江湖的落幕,这一词汇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听都没听过,也只有那些上了岁数的老辈人,还能大概有些印象。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只是在文化市场泡图书的时候,偶尔听摊主们提起过。
直到我看了连老先生的《江湖丛谈》后,才对这个存在有了一定认知。
所谓长春会,其实和东北长春并没有半毛钱关系,之所以叫这么个名,是来自前文提到的“春典”。
说到江湖,春典二字就是避不开的。
因为旧社会无论哪行哪派都讲究这个,那时的人想跑江湖,是必须要先学会春典的。
至于为啥要加个“长”字,这点连老先生也没解释,我猜大概是出于一种美好的祝愿,类似长长久久、源远流长之类的,而且“长春”二字,本身也有兴旺发达的含义。
那么长春会究竟干嘛的呢?
核心就俩字——赚钱。
旧社会民生凋敝,江湖人士走南闯北讨生活,也不像电影电视里演那么潇洒,大多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艰难度日,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赚钱多的、名望好的江湖前辈,就在某一地域发起了这类互助团体,并一点点演变成了包罗万象的长春会。
其中最主要赚钱的方式,就是我对黑水仙所说的庙会。
即定期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庙会,吸引百姓聚集,五湖四海的江湖人士便会云集到此,借机赚些钱财。
其实就和现在的展销会、博览会差不太多,只不过参与的多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买卖。
比如什么卖梳篦的、算卦的、卖膏药的、演杂技的、卖壮阳药的、变戏法的、唱大鼓的、耍猴儿的……等等等等,总之旧社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手艺,基本上都会涵盖。
这种场面,只有赶过乡镇庙会的小伙伴才能有所体会。
而在此过程中,长春会作用不小。
他们对内负责规范行为、处理纠纷、为江湖朋友安排住处;对外则能与当地的豪强富户协调庙会事宜、相关规划,既做到在当地不出乱子,也保证外来人不受欺负。
简单说就是这样,再详细的,大家可以去看看连老先生的著作,介绍的很全面。
然而,到了黑水仙嘴里,长春会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她说我知道的都是明面上,真正的长春会传承久远,且势力庞大,高手如云,奇人异士不胜枚举,巅峰时期的长春会,是能和漕帮、洪门甚至天地会、白莲教这样的大型帮会匹敌的。
但打从进入新社会之后,长春会便渐渐衰弱,直到最近十年才又出现复起之势。
而上次齐聚葛门的,主要是暗八门和一部分内八门成员,目的是希望能团结起来,自己成立一个团体,共同抵抗长春会的吸纳。
对此我完全不信。
我心说吹吧你就,当我好忽悠是咋的?
要真这么牛逼,那我怎么会没听过?
可不信归不信,有一点我清楚,就是这事儿不能干。
毕竟丰自横帮过我好几次,而且还和把头关系匪浅,我要是拿银牌让他去赴这场鸿门宴,估计会被把头打死。
不过我并没立刻表态,而是问:“那你说说,要怎么帮我们脱身?”
“很简单!”
黑水仙捻灭烟头道:“东西卖给林文俊,并承诺以后有机会再合作,我们就不会跟着你们了。”
我当场一愣。
就这?
也敢说叫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