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是很神的,拜张瑞图早年所赐,关于他的传说在太子时期就在民间满天飞了。三岁亲征,暴揍建奴后,这种神秘传说更是传遍天下。
连陕西反贼的诉求都变成了要皇帝看一眼陕西,把贪官换掉,没有人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孙承宗陕西放粮,本来是奸商官员勾结通敌大案的四十万石粮草,传来传去都成了小皇帝从天上求来的救命粮。
大明底层百姓没啥好期盼的,艰难糊口而已,他们最大的期盼很多都是小皇帝快点长大。
儒家关于天命的论述在大明早就深入人心,皇帝本来就很神,朱慈炅更是彻头彻尾的成了一个神棍。
他要是肯当教主,瞬间就能拉出几十万信徒,什么白莲教,简直弱暴了。
大明的朝臣官员很多人还是理智的,根本不相信什么转世之类的说法,但是这基本都是高官大佬可以跟朱慈炅接触的,地方官员心里多少也对他们的皇帝疑神疑鬼。
朱慈炅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把两位世子吓惨了,再也不提跟皇帝回北京的事,你们谁要想去北京,自己跟太祖说去。
朱慈炅只是觉得大明的经济中心已经事实上南移了,保持两京制对地方控制有好处。
督政院也是大明的核心机构,留在南京,政治上能够加强对南直的控制,而且监督机构和执政机构分居两京,督政院官僚化的时间会拉长,合流将有更多障碍。更深层次的考虑是,万一北京失败,南京不会乱。
朱慈炅更长远的考虑是,将来有太子了,成年就可以扔到南京锻炼,免得父子不和。
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但大明哪件事效率高了,有些事慢点反而更好。就算督政院发起大案弹劾,反应到北京,北京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朱恭枵偷偷看了朱慈炅两眼,发现皇帝脸色平静,手上炭笔运行不急不缓,这说明没有触怒皇帝啊。
“诸王对皇家公司的分红分配方案意见有些不统一,大家觉得直接给宗亲分红不妥,相当于他们不劳而获。诸王的意见是,每年拨出百万两白银用于宗亲事务。陛下股份过半,诸王无异议。既然陛下愿意拿出三千股分红,如果把这三千股分红交给诸王分配,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分歧了。”
谁?
谁居然创造出了股权和分红分置,朱慈炅停笔沉默了。
朕是不是放了一个皇权资本家集体出来,这个有点狠啊。
朱慈炅盯着两位世子的红色蟒袍,犹豫权衡了很久。
“宗亲用银增加到两百万,直接拨宗正寺。朕的分红可以给你们,两个条件:一、皇家公司依法纳税。二、一切条件的最终解释权归皇帝。”
“臣明白,臣这就回报诸王,相信很快就可以召集诸郡王正式公布陛下削藩令了。”
朱慈炅望着两位世子躬身后退,转身出门,有些恍惚。
这就完了?
朕是不是吃大亏了?
削藩是朱慈炅心心念念准备了好久的大政。他已经命令刘一燝秘密策划皇家投资公司很久了,甚至已经做好了武装抄家,拘禁诸王的准备,刘一燝连太祖密旨都伪造好了。朱慈炅已经决定不管什么名声,逼死几个亲王也在所不惜。
结果,他的大蛋糕刚刚抛出来,诸王就全部认了,甚至没有啥冲突,感觉没有啥难度。
怎么说,诸王给他的感觉甚至是他们有点迫不及待。
不行,削藩不可能如此简单,朕不能单独就摆平诸王。虽然朕英明神武,但总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必须要找刘一燝这个老狐狸和徐光启,甚至王在晋也可以,一起开会探讨下。
大功告成,朱慈炅心里反而拿不准了。
此时,刘娥进到御书房,跟房袖小声嘀咕着。朱慈炅以为宫中又有什么烦心事,不耐烦的直接追问,吓得刘娥赶紧禀报。
朱慈炅,你娘叫你回家吃饭。
孝陵大营已经将神烈山下占据了大半,而且还在不断扩建。
大明宗亲们绝对没有想到,本来是好好的祭祖领赏变成了打工赚钱。他们被分配成了无数小组,不仅要建自己休息的营地,还要挖沟铺路,开石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