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报》特刊
【沙鹅既定,再下汉阳!】
大明版图再扩三万七千里!
本报记者前线直击:曹变蛟将军奉天子诏令,于五日之间连破高句丽十三城,亲率三万陆军强渡清川江,直逼王都汉阳。
昨日申时,王都陷落!
汉阳王宫火焚九殿,李氏王族尽数缚首投降,朝中大臣跪伏街头,乞求赦命!
高句丽前国王李成桂被当场宣布废黜,即刻押入囚车,遣返京师,受朝廷治罪!
【曹将军神勇破敌,五日十三城!】
据前线战报:曹变蛟将军亲临城下,排布炮阵一百二十列,火炮齐发,夜破汉阳西门。
敌军溃不成军,王都守将跪降请罪。
将军于宫中设案临时判决,赐死三十七名拒降大臣,废除一切高句丽王制符号,命军士拆毁僭越宫殿三十九处,熔毁铜龙九座,彻底粉碎其所谓“东国天命”。
将军一语定国策,铁血无情,令人敬仰:
“不再留王,不再安贼,愿归者纳入版图,敢逆者尽数清除。”
【李氏女眷,皆入囚笼】
本报记者获悉:前王李成桂之幼女李如燕,年仅十五,姿容绝美,乃李氏王宫所藏“玉人”。
原拟两年前送与后金摄政王多尔衮为妾,以图避战,但未果。
现已随王族一同被缚入铁笼,押解进京。
据沿路传报:李如燕素缎长裙染血,面容苍白,神情惶惶,不断呼唤“父王”“先生”,然四周皆为明军怒目,不敢回声。
囚车所至,沿途文人自缢十七人。
【三等制度明确,废族重编,苦力供汉】
奉天子诏令,汉阳设“行台府”,暂由兵部左侍郎卢仲远代为节度。
“原高句丽族人、原沙俄人,今后皆为帝国三等编户之民,记为‘庶外籍民’。”
其管理制度如下:三等公民不得拥有土地、不得担任官职,子女须服役十五年,方可入籍为平民。
每年必须缴纳特殊苦役税,择其壮者从事重劳,如采石、伐木、矿井、修道、垦荒、修城。
凡属三等之民,每月粮配减半,需以劳力补足差额,优先供养本地汉人新户。
此制度现已于草原行省推行,效果显著。
据官方通报,明军修建之“汗青劳役营”运行良好,工产提高一倍。
【特注·版图总览】
大明版图,现囊括原高句丽全境。
本轮战后,国境线再北推千里,东界直指日本海,实控区域新增三万七千里!
地图附后(另刊),新版《天下万国志》即将印发。
老城南门外,一家茶摊边,十几个退伍老兵围坐成圈,桌上摆着茶碗、花生、冷酒,还有一张刚摊开的《大明日报》。
风吹起报纸边角,老兵老许猛地按住,大手一抖,拍在桌上,咧嘴狂笑:
“你看看你看看,曹将军这仗打得——这才叫天子威风!高句丽那点玩意儿,打得像条狗!”
旁边一个眼睛花了的老曹听不清,凑过来眯眼看着报头:
“啥?三万七千里?!俺还以为是三千七,俺眼花了吧?!”
“真是三万七!”老许用指头戳着字,“这下咱大明的边界,都快抵着海了!”
“痛快!”另一个胡子花白的老王把茶碗重重一顿,“当年我爹就在辽东剿鞑子,没想到我活到今天,能看到咱们把汉阳收回来!光宗耀祖了啊这是!”
说着,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话题越说越高,嗓门越来越大,直把整个茶摊都带得沸腾起来。
老许猛地起身,高声道:
“喝酒!今天不醉不归!”
旁边有人起哄:“茶摊老板,换酒!热的,烈的!为天子庆功!”
连茶摊老板都激动得眼圈发红,颤着声说:
“我家就有个儿子在曹将军部下服役……我这就拿酒去!全场的,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