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师!你怎么来了!”董顺满面春风,起身迎接。
蒲元也连忙行大礼。
“之前让昭姬带去蔡府的太师椅收到了吗?是否好用?”
“那椅子确实不错。”蔡邕心情稍缓,虽然这董顺是一点书不读,但至少还是尊敬老师的。
殊不知董顺是因为蔡邕刚才给他刷了600分,才这么热情的。
蒲元道:“太师椅,是我爹做的那种椅子吗?”
“正是。”
蔡邕这才关注到蒲元:“你父亲设计出这种椅子,是个为老年人着想的好儿郎啊!”
蒲元道:“蔡翁误会了,太师椅不是我爹设计的,是董部尉设计的,我爹只是按图制作而已。”
董顺双手负在身后,嘴角微翘,不说话。
蔡邕心道:可恶,又让他装到了!
“香菱!益州的茶叶,给蔡师来点儿。”董顺招呼道。
蔡邕连忙道:“不用了,我就是传个话而已,你的封赏下来了,去皇宫领赏吧!”
董顺眼睛一亮,你要是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嗷!
他麻溜儿换了一身衣服到达皇宫,听到了自己的封赏:赐千金,封赤亭侯!
俗话说加官进爵,如果说官位代表着权力,那么爵位就代表着身份、待遇和钱。
爵位分为关内侯和列侯(原为彻侯,为避孝武皇帝刘彻讳,改为列侯),而列侯从地到高是亭侯、乡侯和县侯。
关内侯没有封地,纯粹是涨俸禄而已,跟列侯比算不得什么地位。人们真正追求的,还是列侯。
列侯每年都能获得封地的赋税,也就是说,它和地名是绑定的。
侯爵名必然带封地名,比如董顺的赤亭侯,赤亭在他老家凉州陇西郡,这个两三百户的亭就是他的封地,每年能获得十几二十万钱,差距很大,因为每年的收成都不同。
历史上最终爵位为亭侯的人有:汉寿亭侯关羽、永昌亭侯赵云、洧(念伟)阳亭侯郭嘉、博昌亭侯夏侯渊、益寿亭侯于禁、广昌亭侯乐进等……
哥们现在跟这些名将同一个爵位!
历史上最终爵位为乡侯的人有:斄(念台)乡侯马超、西乡侯张飞、高安乡侯夏侯惇、都乡侯徐晃等……
他们的爵位比上边那些亭侯高,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比亭侯强。拿后世打比方,爵位相当于职称,有些人职称高但职位低,有些人职称低但当领导。
最高就是县侯了,县侯虽然也绑定地名,但不带“县”字,也就是说,某个侯位不带亭字也不带乡字,那一定就是县侯(谥号除外)。
这让董顺想起新三国里,吕布被封为“忠义侯”这个离谱剧情。
大汉并没有哪个县叫“忠义县”,所以忠义侯只可能是个谥号!给一个活人当面封谥号,信不信吕布拿方天画戟削了那编剧?
历史上最终爵位为县侯的人有:平陶侯(曾为温侯)吕布、芜湖侯徐盛、晋阳侯张辽、陈侯曹仁、兰陵侯王朗、南郑侯魏延、安汉侯王平、平襄侯姜维、江陵侯陆逊、当阳侯朱然等等……
差点忘了,还有因为街亭之战被封鄚(念茂)侯的张郃,谢谢你,马谡。
董顺原以为自己顶多是个关内侯,没想到直接就亭侯了,与之对应的,他只晋爵却没有升官,说是升迁速度太快,明年再议。
作为补偿,小皇帝刘协亲手赠了一柄宝刀给董顺,名为鸣鸿刀!
天子亲赐,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别在腰间倍儿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