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大队禁军的出现,和董顺还有点关系。
本来中军校尉是董璜,皇宫里的安全尽在掌握。董顺把董璜斗倒之后,董卓把董璜革职,将中军校尉这个职位托付给了另外一个忠心的西凉人。
但那厮太不济事了,很快就传出喝酒加调戏宫女,董卓马上就把他给撤了。关键时刻,杨彪推举了一个杨家的族人担任中军校尉,名叫杨琦。
董卓考察过这个杨琦,此人十分耿直,便同意了杨彪的推举。
现在看来,杨琦的耿直只怕是假的,谁家耿直校尉带一千个禁军围攻相国啊!
其实董顺还真有点责任在里边,除了董璜的事情,要是他不杀杨修,杨彪根本不会来这一手。
董卓慌了,问董顺道:“李儒呢?”
董顺反问道:“吕布呢?”
“我带你们打!”董卓气急败坏地骂道。
袁隗满意地点头,他就是想看到董卓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董卓道:“杨家出手了,顺儿你说句实话,杨修究竟是不是你杀的?”
面对父亲,董顺一向是瞎话张嘴就来:“不是我。”
董卓看着杨琦,担忧道:“但他们认定是你干的,你能不能申辩申辩……”
董顺放下王越的尸体,重新拾起方天画戟,低声道:“申辩条毛!你往东门走,我替你拦住这一千多个士兵。”
董卓惊道:“你疯了!且不说你拦不拦得住,一旦你对禁军动手,他们会有源源不断的增援!洛阳城里有三万禁军你知道吗?三万!”
董顺无奈道:“不然怎么办?你替我拦住士兵,我往东门走?”
董卓气笑了:“那你来干什么?不如不来!”
袁隗见两父子内讧,捻着胡须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他没有见识导致的,在士族的世界里,父亲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儿子代表绝对的服从,他根本想象不到,董卓董顺两父子吵架互骂是常态,算不上什么内讧。
只能说礼教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关键时刻,一个年幼的声音从宫门处传来:“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齐齐转头,原来小皇帝刘协醒了!
刘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倚着宫门道:“朕有些头痛,刚才是不是有人给朕下药了?”
董卓反应很快,马上回答道:“启禀陛下,正是反贼皇甫嵩药倒陛下,欲行大逆不道之事!”
刘协很错愕:“皇甫爱卿?他对朕那么好,原来平日里的恭顺是装出来的吗?”
袁隗连忙道:“陛下容禀,皇甫义真今日谋诛国贼,怕陛下年幼受到惊吓,便让陛下喝了些安神汤,算不得下药。”
刘协皱眉:“谋诛国贼?”
袁隗正色道:“天下谁人不知,董卓托名汉相,实为国贼!这些禁军正是诛贼之军!”
董卓厉声道:“杨琦,你身为中军校尉,是听陛下的,还是听杨家的?”
杨琦慌忙跪下道:“臣对陛下对大汉忠心耿耿,苍天可鉴!”
杨琦这一跪,身后那一千禁军全部放下兵器,哗啦啦跪了一地。
我们不过是兵而已,掺和那些政治斗争干什么?陛下让我们砍谁,我们就砍谁!
董卓哼了一声,扭头对刘协道:“陛下,你凭良心说,老臣最近对你怎么样?”
“呃,还……还行吧……”小皇帝大概搞清楚状况了,原来是袁隗和董卓在互掐,现在都在争取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