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对于建立凌霄阁还有什么意见吗?”
曹操站起身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如炬,扫视着底下的官员们。
官员们纷纷低头,沉默不语,似乎都在思考着曹操的问题。
过了一会儿,曹操再次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开始商量一下,谁能够成为凌霄阁的显勋呢?”
这时,华歆站了出来,他微微躬身,朗声道。
“大将军夏侯辰,当为凌霄显勋!”
曹操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对华歆的提议很是满意,因为夏侯辰确实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将领,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众人见状,自然也纷纷附和,表示支持夏侯辰成为凌霄阁显勋。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大魏,夏侯辰当为首功,无人可望其项背。杀敌无数,战功卓著,如果没有夏侯辰,曹魏也不会有如今的风景。文武百官无一不服的。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突然响起。
“夏侯辰不过是一介莽夫罢了,有何资格成为凌霄阁显勋?”
这声音如同平地惊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全身酒气的官员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ps:祢衡,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中国东汉辞赋家、名士。
祢衡少有才辩,性情刚傲,好侮慢权贵。孔融激赏其才性,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多次向汉献帝和曹操举荐。曹操召见祢衡,但祢衡素来蔑视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往见,且有放言。
曹操怀忿,然惜其才名,不忍杀之,而强召作鼓史。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遣送荆州牧刘表。
复因侮慢刘表,再被转送江夏太守黄祖,终因当众辱犯黄祖而被杀,年仅二十六。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此赋寓意深刻,状物惟妙惟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是汉末抒情小赋中的优秀之作。
并与赵壹等人一起,开创了汉魏文学崇尚风骨之先河。《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祢衡集》2卷,已佚。今存其文、赋作品,收录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什么凌霄阁功臣?我看这简直就是一场杀人狂魔的表彰大会!”
祢衡怒发冲冠,他的拐杖如同雷霆一般重重地敲击在地面上,发出的声响震耳欲聋,甚至连那盏原本安静燃烧的油灯都被震得洒出了灯油。
祢衡的步伐坚定而决绝,他径直走向大将军夏侯辰,毫不畏惧地直面这位身披重甲的威猛将领。
“你看看你身上的铠甲,那上面沾染的究竟是敌人的鲜血,还是那些被你残忍屠杀的无辜士族的鲜血?”
祢衡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中炸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侧目。
然而,还未等众人从祢衡的质问中回过神来,他突然猛地转身,手中的铁如意如同一道闪电般直直地指向曹操。
“而最为可笑的,莫过于你曹阿瞒了!想当年,你为了朋友可以哭得死去活来,可如今呢?你却踩着无数将士的尸体,拼命地往上攀爬!”
祢衡的言辞犀利如刀,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曹操的真面目。
一时间,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夏侯辰气得浑身发抖,他身上的铠甲因为愤怒而发出咔咔的声响,他的手紧紧按在剑柄上,青筋暴起,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剑出鞘。
然而,与夏侯辰的暴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曹操的反应。只见曹操竟然微微一笑,然后缓缓地鼓起掌来。
“哈哈,祢衡啊祢衡,你可真是个狂人!不过,先帝曾经说过,有三种人是绝对不能杀的——狂人的舌头、文人的笔、名士的脑袋。”
曹操的声音平静而从容,似乎完全没有把祢衡的指责放在心上。
“我看先帝该教你治疯病!”
祢衡突然扯开衣服,露出胸膛,然后用灯油在胸口上写下了一个血红的“篡”字,这个字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
祢衡的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回荡着。
“北疆战死的冤魂、昨夜皇宫掉下来的流星——你以为老天爷看不见吗?”
祢衡的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曹操的野心和罪行。
曹操被祢衡的话激怒了,但他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强压着怒火,捡起祢衡丢下的铁如意,仔细端详起来。
当他看到铁如意上刻着“孔融赠”三个字时,眯起了眼睛,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曹操看着祢衡,缓缓说道。
“听说你打鼓不错?明天庆功宴就由你来当鼓手吧!”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轻蔑和嘲讽。
祢衡似乎对曹操的安排并不在意,他冷笑着转身离去,留下了一群震惊的朝臣。
等祢衡被带走后,角落里的杨修的儿子悄悄地拿出一卷竹简,迅速在上面记录下了刚才发生的一幕。
“疯子持先帝拐杖闹朝堂”。
待祢衡被带走,夏侯辰这才恢复往日里的风轻云淡,然而,尽管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风轻云淡,但夏侯辰心中却并未完全平静,他的杀意在酝酿。
夏侯逸和夏侯镇两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夏侯辰的细微变化,他们对视一眼,心中都升起一丝疑惑。
顺着夏侯辰的目光看去,他们注意到高台上的曹操,只见曹操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但那抹杀意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转瞬即逝。
曹操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人察觉,他若无其事地挥了挥手,朗声道。
“凌霄阁事宜下次朝会再议吧!”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躬身施礼,然后如潮水般迅速退去,偌大的殿堂瞬间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曹操和夏侯辰两人,相对而立,彼此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在无声地交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