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立完灭国之功,回来又掌管户部,捏紧全国的钱袋子。您要是不复立儿子为太子,这个事都不好解决的事儿!
而出外这么久,打了这么场仗。
胤礽心境开阔,整个想法也都不一样了。
他甚至都没闪没避,就那么坦坦荡荡的跟康熙笑了笑:“汗阿玛,您这安排并不合适。您可能没有别的想法,儿子也心无杂念。但毕竟儿子当过三十多年的太子,身份本就敏感。加上您之前还准备复立,现在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贼心未死呢。”
“儿子若再进户部,管银行大事,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你……”
嗯。
二阿哥点头:“经历过这么一战后,儿子也算见多了生死,以前的某些执念烟消云散。再回首去看待某些问题时,也就能更清醒客观。”
“不得不说,这么些年来儿子虽然努力,特别特别认真的地想要当好您的太子,大清江山的未来之主。可儿子一直以来的方向似乎就错了,您怕儿子过于依赖索额图,日后登基也难免外戚干政。”
“儿子却觉得叔外公一直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儿子。那么投桃报李的,儿子也该信重他,也该护着赫舍里氏。就好像您提拔佟佳氏,将只会汲汲营营的佟国维捧成佟半朝一样。”
这例子举的,让康熙都忍不住给了他一脚:“那能一样吗?”
确实不一样。
您上无掣肘,自然能够为所欲为。儿子还是这天下间最难的二把手呢,就该敛尽锋芒。
可……
表现太平庸了,真不会被像汉武帝嫌弃刘据一样,被嫌弃子不类父么?
君父日渐老迈,一个名正言顺又有能力且得人心的太子就是最大威胁。可一众优秀兄弟面前,稍显平庸一点的太子都难以服众。
这中间的度可太难掌握了,胤礽摸索了半辈子都没达到完美。
倒是此次出征一路顺遂,潇洒又肆意,让他彻底迷上了这种开疆拓土的快乐。
至于太子之位?
他真诚建议:“虽然四弟武功方面差了些,但文治上的种种改革还是可圈可点。且他半路出家,没经过任何相关教导,就能把天下治理成那样,可见其才华与努力。”
“汗阿玛您现在好好教教,将来必定能表现得更为出色。”
康熙定定地瞧着他,试图从他脸上看出半点敷衍或者以退为进的调调来。
但是没有,一点都没有。
只有满满真诚。
可他这么一洒脱放手,康熙还有些不自在了。
“你……”康熙沉吟许久,才微皱着眉头问道:“你真无意再被复立?那这以后……”
胤礽笑:“是,儿子决心已下,再无更改。只是按着皇玛嬷的说法,雍正是个狠心的。尤其对于政敌,那可是活着要折磨,死了也要清算。但是万幸,他对儿子这个二哥还算不错。”
“当然,咱们这些兄弟私下里也曾议论过。且都觉得雍正靠不靠谱没关系,汗阿玛您疼儿子们就好了。您执掌江山一甲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是智计无双,想要保儿子们一条小命,应该还是不难的。”
“最最不济,您还可以把儿子封出去啊!随便看舆图哪里气候还算温和,土地还算丰饶,就把儿子封过去。剩下的问题,儿子自己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