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屠夫便道:“要是王大哥不嫌我麻烦的话,不如带上我一个。”
王大虎想了想,芦苇滩那边虽然有他们盖的房屋,但芦苇滩那么大,可以避开那里。反正张屠夫不认识那边的路,不会闯到他们的住处。
因此他一口应下来,“不麻烦。你想去的话,就回家收拾一下,我在后山等你。”
张屠夫也不啰嗦,回去跟苏玉交代了一下,便开始收拾衣物。
苏玉还有些不满:“你这一去就是一天多,我和孩子怎么办?”
“厨房有熬好的粟米粥,省着点喝,应该能坚持到我回来。”
张屠夫道:“尿布我都洗好了,天黑之前你把尿布收到屋子里就行。用完的尿布扔到盆里,等我回来再洗。”
他把一切交代清楚,又亲了亲儿子便走了。
这一走就是一天多。
等张屠夫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他顾不上去看儿子,先把抓来的二十多只小鸭放到原来的鸡窝里。
王大虎比他捉的小鸭还多,足有三十多只。
张屠夫还想用钱跟他买几只,但王大虎却肯卖,说是要把鸭子养大好有鸭蛋吃。
如果只想吃鸭蛋的话,十只鸭子下的蛋就够一家人吃了。
可王大虎却要养三十多只鸭子。
张屠夫疑心这跟苏暖有关,多半是苏暖跟他说了些什么,王大虎才养这么多只鸭子。
他心里存了这个念头,等过了几天,果然看到王大虎又往芦苇滩那边去了,过后不久,王家便多了五十多只小鸭,差不多把芦苇滩的小鸭都捉了回来。
这下子,张屠夫越发确信,王大虎肯定是得到了苏暖的暗示,这才养这么多只鸭子。
虽然不知道养鸭子为什么能挣钱,但张屠夫相信苏暖的挣钱本事,照顾起小鸭子来特别精心。
而王大虎和秋娘就更不用说了。
两口子天天把鸭子赶到河边,家里的三个孩子一有空就给鸭子找各种吃的,虫子,草根,全都喂给鸭子。
等到七月底的时候,小鸭子们便长大了一圈。
而这时候,当初抓壮丁的那些人回来了大半。
这些人当初被抓走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如今看到儿子,兄弟,丈夫平安归来,村里终于多了点热闹的氛围。
槐树村的村民运气不算太差,当初被抓壮丁后,统一分配到了一个姓蒋的参将手里。
这个姓蒋的参将倒是个难得的好人,特别爱护手下的兵。
在他的庇护下,槐树村的村民损伤不多,尤其后面打了几个胜仗后,几乎没什么人员损失。
不过即便如此,当初村里被抓走了三百多人,如今回来的却是二百多人。
那些等到儿子丈夫回来的人家固然高兴,可那些明确知道儿子丈夫死讯的家里就支撑不住了。
这些人家里就包括花大婶。
两个儿子都没回来,意味着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
花大婶得知两个儿子的死讯,当时就直愣愣的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