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必须要挑陪房的话,我还是希望能识字,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
春暖不需要干一些苦力活或种地的人,这些人一抓一大把。
人好找,能把事儿做好的人难寻。
“这样的人估计只能去昌州或蜀地买。”
许氏点头,春暖挑人真的与众不同。
在这偏远的小镇上想买称心如意的人也是有些难的,毕竟大部分都是贫寒之家,走到卖儿卖女卖身地步的人,谁又有钱供孩子读书呢。
识字算账能干事儿的,只能是大户人家做过的一些奴才。
但是,这样的奴才又有不少的心眼。
挑人,那可真正是拼眼力见儿的事儿。
“嗯,可以去昌州看看。”
“那让春宁去。”
去昌州算远了,许氏原想自己去,可又碍于女子之身:“春宁也没挑人的经验?算了,我还是亲自去一趟昌州吧。”
在挑下人这种事儿上,许氏自诩没看走过眼。
给春暖挑陪房挑丫头是一件大事,许氏决定自己亲自去。
“有劳大伯母了。”
春暖心里很清楚,大伯母真的就是一个当家主母的气度。
小事一般都不会在意,大事上她从来不缺席,发挥着她主心骨的作用。
“这是我应该做的。”拍了拍春暖的手:“你母亲说这几日头没这么疼了,我也放心不少,你三婶昨日也开始出来和我们聊天了。”
一门三妯娌,两个小的都生病了。
许氏又自责起来,认为是自己这个长嫂没有照顾好她们。
所以在春暖的事情上,她尽量自己去做,也省得去劳累徐氏。
春暖看得出来,母亲徐氏性子软不说,还很有依赖感。
当初在徐家她排行老三,从小也没撑过事儿;嫁到肖家排行老二,更用不上她操心什么。
对中馈对俗务,她是有多远避多远,压根儿不想去劳累自己。
许氏要去给闺女挑陪房挑丫头,徐氏就只余下感谢两个字可说了。
“我这身子骨也不争气,有劳大嫂了。”
“你呀,别多想,好好养着身子就成。”许氏笑笑:“有我呢。”
一句有我呢,徐氏心安理得的目送春宁和许氏去了昌州。
许氏是第一次到昌州,看到街道两边站着不少的人头上插着稻草就很惊讶。
“春宁,昌州卖儿卖女的人家一直很多吗?”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不太对劲儿呢?
许氏是很敏感的人,她脑子里瞬间就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战乱。
“以前这条街卖儿卖女的人很少。”
春宁和赵明华来过这里,今日的场景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这是怎么了?”
春宁想了想对许氏道。
“大伯母,不如我先送您到赵哥的茶楼去坐坐,看看是个什么情形。”
春宁都不敢带着许氏直接去挑人,一走进去一准儿被人围了。
卖人的太多了,他们都渴望主家能快点将自己买回去。
就他和许氏两人,要是被围被冲散了是很危险的事儿。
“也好。”
许氏从来不会武断,很听得尽劝说。
春宁让马车将大伯母送到了赵明华的女子茶园。
掌柜是赵明华从母亲的给的人选里挑出来的夏雨,她一眼就认出春宁,虽然没见过许氏,也大约知道是肖家的长辈,立即迎了上来。
“夫人,肖公子来了,快请进。”夏雨道:“夫人和公子是来找三少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