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对德国,还是对法国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之后那场涉及领土割让与战争赔款的大和会。
既然都已经认输了,又何必为一纸注定很快作废的停战协议做无谓的挣扎呢?
“呜呜呜”
只是,与普恩加莱的平静相比,一些法国代表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痛苦,低声啜泣了起来。
亲眼见证国家投降,他们终究情绪崩溃了。
“终于结束了!”
“各位辛苦了,哈哈哈!”
相较之下,协约国代表们则满脸喜色,仿佛随时要开宴会庆祝。
尤其是以比利时代表身份出席的勒曼中将,看着泪流满面的法国代表,甚至露出了几分讥讽的神色——毕竟,法国当初对比利时的所作所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就这样,随着普恩加莱的笔落下,汉斯作为协约国的代表,拾起了笔,在停战条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这一刻,历时一年四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宣告结束。
“佩奇大使发来电报,总统阁下。一小时前在兰斯签署了停战协议。”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啊。”
“是的,恭喜您,阁下。”
“恭喜您!”
伴随着掌声,以及身边亲信一片恭维的话语,伍德罗·威尔逊嘴角露出了微笑。
给威尔逊带来无尽悲痛与愤怒的欧洲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而且,这场战争能够如此迅速地落幕,美国所发挥的作用无可置疑。
虽然伤亡人数比预想中多了许多,但美军在西线攻势中担任了重要一环,占领了瓦朗谢讷和康布雷,海军在大西洋的反潜作战也取得了辉煌成果,当然,在地中海同样收获了胜利。
至于对法国属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马格里布地区的顺利占领,更是无需赘言。
“照这个势头,想必两年后的连任也能轻松获胜吧。”
“不过,我仍有些担忧。”
“担忧什么?麦卡杜部长。”
“是关于北非的事。”
然而,包括女婿麦卡杜在内的亲信们,对于威尔逊与普恩加莱之间,秘密达成的由美军单独占领北非的交易,依然显得忧心忡忡。
“据杰拉德大使和佩奇大使的报告,德国对殖民地似乎兴趣寥寥,因此可以暂且不提,可英国那边,恐怕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吧。”
“这点你们无需担心。”
但威尔逊依然面色从容,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种外交交易,德国和英国早已干过无数次了。就拿为了赶走克列孟梭而与普恩加莱秘密接触这件事来说,难道和我们做的事情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虽说如此”
但北非的事与那些暗中交易,终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这一次,是美国完全未与盟友协商,单方面采取的行动。
正如汉斯每次出行都要带上格雷部长那样,当初德国和英国即便与敌国进行外交交易,也都是事先经过盟友协商之后才采取行动的。美国的行为单从外交角度看或许无可厚非,但从道义上来说,绝对称不上正当。
“有时候,为了更伟大的大义,就必须对小小的尘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自诩为道德主义者的威尔逊,他认为作为一名无法保持纯洁的政治家,要想让美国的声音更具分量,这样的牺牲是必须承受的。
“不过,英国对法属北非,尤其是直布罗陀海峡的完全掌控极为在意,他们必然对我们心生强烈怒意。”
“只要英国能真正理解我们遏制德意志帝国的诚意,他们终究会选择与我们站在一起。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
当然,虽然不久前因为英国拒绝了美国的武器支援请求,威尔逊曾对唐宁街发出激烈抗议,导致白宫和唐宁街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但那不过是朋友间常有的小冲突,根本不值得在意。
“总之,是时候准备前往欧洲了。和谈会议的地点定在柏林帝国外务部没错吧?”
“是的,阁下。”
“偏偏是那个汉斯·冯·乔的大本营,实在让人不怎么舒服,不过考虑到德意志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也只能如此了。无论如何,跟我一同前往柏林的人,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吧。”
即将到来的柏林和谈会议,必定会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