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大家注意!”
1914年7月16日。
在狭窄的战壕里,士兵们正像往常一样挤作一团,几名戴着布口罩的德军军官忽然朝他们高声呼喊。
因为柏林的动荡,士兵们本以为短时间内不会有攻势,还偷偷松了口气,结果这时军官突然出现,他们以为是接到了什么进攻命令,一个个顿时紧张起来。好在军官此行并不是为了吹响冲锋哨的。
“想必大家都听说了,最近有不少部队传出了流感爆发的消息。”
“流感?”
“说起来最近确实很多人病倒了,是因为今年的夏天出奇地凉快吗?”
军官们此行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迎战因战争恶魔带来的瘟疫——
一场由瘟疫白骑士降临而带来的浩劫。
“上层下令,为了防止流感扩散到整个前线,从今天开始,将在西线全军范围内统一发放口罩。”
“啊?不就是普通的重感冒吗?至于这么大动干戈?”
“居然还要戴口罩”
“肃静!肃静!这是由法金汉总司令直接下达的命令,所有人不准有异议,立刻执行!另外,一旦出现高烧、咳嗽等流感症状,必须第一时间上报上级。”
军官们一番训话,因此尽管士兵们依旧还是满脸不情愿,还是陆续接过了副官分发的口罩,把口鼻遮了起来。
战壕生活本就艰苦,现在还要戴上闷人的口罩,谁也高兴不起来。但这可不是谁的命令,而是联军总司令的命令,他们还能怎么办?
再说了,哪怕是这个时代,也已经知道预防传染最重要的就是口罩和卫生。
战壕环境本就肮脏,想保持清洁谈何容易?既然不想得病,那至少要戴上口罩。
“唔唔,迪特里希大叔,戴着这个真难受啊,突然有点怀念寒冷的东线了。”
当然,大多数士兵脸上还是写满了“不就一个流感至于吗”的厌烦神色。
尤其是像沃尔夫这样原本在东线与俄军作战,如今调来西线对抗法军的年轻士兵,特别多是这种态度。他和同样来自柏林的迪特里希并肩作战后,交谈的无所顾忌。
“忍着点,沃尔夫,别小看了流感。我小时候光是因为流感,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不过像迪特里希这样的老兵却和年轻人不同,至少还有几分对流感的敬畏。
因为他们那一代,亲历过1889年至1890年间的“俄国流感大流行”,那是一场疑似由流感病毒引发的世纪大瘟疫,据说死了超过一百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当年这场流感从德国的波森开始蔓延,导致大量患者病倒。
对于经历过那段恐怖时期的迪特里希来说,这次西线突如其来的流感虽还没命名,他就已经担心这是否是“俄国流感”的重演了。
“哎呀,大叔,现在都已经是20世纪了,哪还像以前那样连麻药都不用就锯腿啊。”
“我还没老到那种程度。”
可惜,迪特里希的忧虑在沃尔夫眼里不过是杞人忧天,后者甚至都没出生在那场大流感流行时。
看着这个对流感毫无危机意识的小鬼,迪特里希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不过,说起来,迪特里希的话也有个错误。
这次流感并不是“俄国流感”的重演。
它是更大的灾难。
如果普通的季节性流感是1级疫情,俄国流感是2级,那么这场即将席卷世界的“西班牙流感”,则是足足高达血红色的5级,简直就是怪物。
俄国流感感染了全球15亿人口中估计3到9亿人,感染数惊人,但死亡率只有01到028。而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则高达2到10。
这比如今众所周知的那场新冠疫情的致死率还要高。
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西班牙流感究竟有多么骇人听闻。
“唉,真希望早点把口罩摘掉。”
“同感,前阵子才闹了政变阴谋,现在又搞流感。这都快打到巴黎了,还要搞这一出,真是搞不懂。”
但包括沃尔夫和迪特里希在内的德军士兵们,并不知道这背后的真相。
大多数人只把它当成一次严重点的感冒,即使有所警觉,也只是以为不过是当年的“俄国流感”罢了。
“防疫对策?有那个必要吗?”
而收到德政府防疫合作请求的英国和美国,对此的反应,也与前线别无二致。
“看样子是那些容克闯的祸,让德国政府得了偏执症。居然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大惊小怪。”
“可能是德国国内气氛太混乱了。为了不让民众更加不安,哪怕是小事,也不能坐视不理吧。”
接到德国政府协助防疫请求的大卫·劳合·乔治满脸不耐地摇了摇头。
说到底,流感也不过是重一点的感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