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更稳定
相比之下,李长生的特工小队表现出色。&34;电磁内劲生成器&34;在低温环境下依然有效,甚至因为电子元件在低温下导电性能提升,效果更加稳定。
特工们的内劲中带着一股温热之力,恰好克制&34;冻土之子&34;的寒劲。
战斗持续了约莫二十分钟,随着又两名&34;冻土之子&34;被李长生和特工们击退,敌人终于撤退了。
他们如同幽灵般消失在茫茫雪夜中,只留下满目疮痍的哨所和几名伤势不轻的边防战士。
&34;追!&34;宋大成喘着粗气,想要追击。
&34;不行,&34;李长生拦住他,&34;夜深雪重,他们对环境更加熟悉,贸然追击太危险了。我们先救助伤员,固守阵地。&34;
众人迅速帮助受伤的边防战士,同时加固了哨所的防御。战斗已经结束,但紧张的气氛依然弥漫在空气中。
&34;他们的寒劲确实厉害,&34;程万里一边活动着被冻僵的手腕,一边分析道,
&34;每次接触都感觉内劲被冻结,很难发挥出全部实力。&34;
&34;不止如此,&34;周德海补充,&34;他们似乎特别适应这种环境,动作在雪地中毫无阻碍,速度和力量都得到了某种增强。&34;
李长生点点头:&34;这与我们的情报相符。&39;冻土之子&39;经过特殊训练,能够在极寒环境中发挥超常能力。
不过,我们的&39;电磁内劲生成器&39;似乎对他们的寒劲有一定克制作用。&34;
他转向释明心和宋大成:&34;两位前辈如何看待今晚的战斗?&34;
释明心沉思片刻:&34;不得不承认,你们的&39;科学武学&39;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确实有其优势。特别是那种温热内劲,对抗寒劲效果显着。&34;
宋大成虽然依然有些不服,但也点头认同:&34;确实如此。我等练了一辈子的内劲,在这般严寒中竟有几分施展不开,而你们的装置却似乎不受影响,甚至更为稳定。&34;
李长生谦虚地说:&34;这只是技术的优势,在根本功力上,我们远不及各位前辈。若能将传统武术的精髓与现代科技结合,定能发挥出更强的战力。&34;
这一夜的初次交手,虽然取得了小胜,但也让所有人意识到了&34;冻土之子&34;的强大。
更重要的是,传统武者开始亲眼见证了&34;科学武学&34;在实战中的价值,这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回到基地后,众人围坐在会议室,深入分析此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李长生将从战场上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34;有个发现,&34;李长生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34;&39;冻土之子&39;的身上似乎也使用了某种增强装置。
他们的生物电流波动模式与普通人不同,但原理与我们的&39;电磁内劲生成器&39;完全不同。&34;
白灵接话:&34;我在战斗中也注意到,他们的寒劲并非纯粹的内功,而是像有某种外力辅助,使得寒气更加凝聚和持久。&34;
&34;无论如何,&34;释明心总结道,&34;今晚的交手只是开始。下次遭遇,必将更加激烈。我们必须加强准备,调整策略,才能应对更大的挑战。&34;
众人纷纷点头,期待着下一次的较量,同时也开始思考传统武术与&34;科学武学&34;如何更好地结合,发挥各自所长。
……
连续两天,边境线上风平浪静,没有&34;冻土之子&34;的踪影。
但这种表面的平静,反而让人感到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基地内,李长生抓紧时间对&34;电磁内劲生成器&34;进行调整,根据首次交手的经验,强化了装置在极寒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增强了内劲的热性,以更好地对抗&34;冻土之子&34;的寒劲。
与此同时,武术家们也没有闲着。释明心和宋大成召集众人,传授了一些应对寒劲的特殊技巧。
&34;寒劲虽猛,但也有弱点,&34;释明心教导道,&34;寒性过强,则易脆断。我们可以先引导对方寒劲爆发,然后用刚猛内劲直击,使其自行崩散。&34;
宋大成则侧重实战演练:&34;面对寒劲,不要正面硬抗,可采用形意拳中的&39;钻通&39;之法,以旋转之力消解寒气,再寻机反击。&34;
在这种氛围下,传统武者与李长生的特工小队开始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一些年轻武者甚至尝试佩戴简化版的&34;电磁内劲生成器&34;,体验科技辅助下的内劲运行。
&34;感觉太神奇了!&34;一位年轻的八卦掌传人兴奋地说,&34;装置激活后,内劲运行更加顺畅,而且能够持续稳定输出,不会因为体力消耗而减弱。&34;
周德海观察着这一切,欣慰地对李长生说:&34;看来,科武结合的道路并非不可行。年轻一代尤其容易接受这种新事物。&34;
李长生微笑回应:&34;其实,&39;电磁内劲生成器&39;的研发灵感本就来源于传统武术理论。我始终相信,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34;
就在大家逐渐找到合作状态时,意外发生了。
第二天晚上,风雪越发猛烈,哈城附近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四十度。
基地的警报系统突然响起,紧急情况再次出现。
&34;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边防线多处哨所同时遭到攻击,敌人数量众多,疑似大规模突袭行动!&34;
李长生和赵刚迅速查看情报,发现敌人这次行动明显有预谋、有计划,目标直指边防重要哨所,意图一举突破防线。
&34;必须立即增援!&34;赵刚当机立断,&34;敌人选在这种极端天气发动攻击,显然是想利用&39;冻土之子&39;在低温环境中的优势。&34;
众人迅速集结,分成三支队伍:李长生率领特工小队前往中央哨所,释明心和宋大成带领一批传统武者支援东线哨所,周德海和程万里则负责西线防守。
当李长生的队伍抵达中央哨所时,战斗已经打响。
十多名&34;冻土之子&34;正在猛攻哨所的防御工事,边防战士英勇抵抗,但明显处于下风。
几挺重机枪架在雪地里,试图压制敌人,但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大增,火力并不稳定。
&34;立刻投入战斗!&34;李长生一声令下,特工小队迅速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