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0章 过门香、胡炮肉、肝狮头、腊肉干…牛肉呢?
第(1/1)页

稚奴问:“兕子,你想来点异域风味的胡风烤肉吗?”

兕子看见小垚点头,就说:“太阔以啦,锅锅。”

“小德子,晚上吃过门香,胡炮肉,肝狮子头,再来点儿腊肉干。”

“好嘞!主子。”

“过门香是啥右右?”兕子问。

“羊肉、鹿肉、鸡肉都行,切薄片,油炸后混合香料,口感非常酥脆的。”稚奴回答。

“那为什么叫胡风?”小垚问兕子。

“估计系因为,西域带节奏吧,所以都是羊肉串味儿哒!”

稚奴点头:“小鬼东西,的确,调料以胡椒、孜然为主。”

“公举坠腻害啦,那胡炮肉也是孜然口味的嘛?”小垚又问兕子。

稚奴说:“就是把羊肉切碎,塞入羊肚里,再埋入火灰中,纯属靠煨熟的,类似“闷烧”的原始状态。”

兕子睡着后,又进入了时空盒子里,在那里的图书馆,她查到了《齐民要术》,文献记载,唐代的确延续了此游牧民族的烹饪方法。

“肝狮子头系啥右右啊?四喜丸子嘛?”兕子问。

“就是将动物肝脏捣碎混合肉糜,搓成丸子蒸制,很细腻的口感。”稚奴答。

兕子一咧嘴:“啊,窝鸡道鸟~就像欧洲那种丸子,一股腥味,约,窝还系稀饭……七四喜丸子…狮子头嘛,比神马唐代内脏版的右丸纸强多了,不过腊肉干,宝宝稀饭!”

“嗯,腊肉干一般是猪肉或鹿肉,用盐、酒、花椒腌制,风干,可以做成长期保存的肉干,是行军呀,出门远行呀,常备的口粮,民间也很流行的。”

“锅锅,再来点餐后甜点吧!”

“甜点没得哦,小德子,弄点冷蟾儿羹,羊皮花丝吧。”

“冷蟾儿羹?牛蛙冰粉儿嘛?”小垚问兕子。

“不是哦,是冷蟾炖汤,冷蟾就是蛤蜊肉啦,加羊肉提鲜,属于夏季消暑餐后名品。”兕子说。

原来,兕子梦中见过——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文献中的确提及,长安夜市有此羹售卖。

兕子问稚奴:“锅锅,羊皮花丝又系啥?羊皮能吃吗?”

稚奴:“就是将羊肚、羊皮切丝,与豆芽、笋丝同炒,类似火爆肚。”

“窝更爱七水爆肚哦,内个,锅锅,你能吃辣嘛?窝想七麻辣烫!”

“这个真没有哦……”

贞小兕综述最近的课题时发现,唐朝的确具有调料局限性,根本没有辣椒,辛香味主要依赖花椒、茱萸等。

至于甜品就别做梦了,连白糖都很少用,甜味主要来自蜂蜜或枣汁。但是,由于胡汉饮食文化交汇,烤肉香料种类增多了起来。

“锅锅,兕子喜欢七牛右,有牛右嘛?”

“这个比较难弄,但是哥哥帮你搞定。”

“喂神马?因为受佛教影响嘛?”

稚奴思考了一下说,“可能是为了维护农业经济,耕牛不可以随便宰杀,它们贡献很大的哦,所以牛肉较少见。”

于是,贞小兕又研究起这方面的课题来,原来牛肉少见是受佛教戒杀生观念的影响,唐代是佛教中国化的关键时期,后来,玄奘取经、禅宗兴起等现象更是推动了佛教的普及。佛教不杀生的戒律在五戒之首,深刻影响了信徒的饮食选择,尤其是贵族和僧侣那个阶层。

但是贞小兕还发现,唐朝很时髦,由于素食文化的兴起,梁武帝萧衍曾颁布《断酒肉文》推动汉传佛教素食传统,唐朝也继承了此贵古风。尽管普通信徒未必完全素食,但佛教寺院倡导的斋食文化,确实降低了大众对肉食,包括牛肉的渴望。

另外,唐代法律已经开始对耕牛有保护的条款了,贞小兕在《唐律疏议》卷十五中发现了严格的规定。法典明文禁止私宰耕牛:“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

‘即使牛老病,也需报官府批准,方可屠宰,违者会受到杖刑。这种法律远早于佛教盛行时期,所以稚奴哥哥说的没错。

难道没有其他原因了吗?

当然有了!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地狱十八层:这里禁止说谎开局被借子,我无敌全靠女神努力!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能与超级赛亚人肩并肩,你说他天赋D级?陆总以死谢罪,她早已封心锁爱勤勤恳恳半辈子,被绿后我转嫁豪门七零年代:娇娇美人捡漏反派小叔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矜贵权臣追妻火葬场时,我已入宫封后不让你当警察,你就把贼抓光了?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老婆赶我出门,不知我是怒龙出山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官路凶险,背后势力怎么除玄学郡主太凶残,短命王爷不经吓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完蛋,昨夜的大叔竟是情敌老爸穿进洞房被撵,丑女带着空间雄起斩神:神?我问你,鸟为什么会飞官运:青云之路白昼偷欢星辰之主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赵勤阿和赵勤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