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正事,两人的话题也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周正国兴致勃勃,向李海波分享起此次前往西北的见闻。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在抗大学习时光的怀念,谈到父亲工作的兵工厂时,他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讲述父亲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学识,为抗战前线研究和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炸药和雷管。
说起母亲从事文艺创作的鲁迅学院,周正国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母亲的钦佩,描述着学院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母亲和众多文艺工作者如何用文字和艺术的力量,鼓舞着人们的抗日斗志。
李海波听得津津有味。
待周正国说完,也打开了话匣子,分享起自己回老家赣南的难忘经历。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如何带领堂兄弟趁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夜袭癞皮狗家。
还说起给红党工作队送枪的事儿,甚至连去地主家打砸抢的经历,也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逗得周正国不时哈哈大笑。
不过,对于去鲁南和镇江送物资的事情,李海波始终守口如瓶。
他心里清楚,这事儿关系重大,周正国级别不够,如果贸然说出来,很可能会给他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两人才如梦初醒,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漫长而又愉快的交谈。
回家吃过晚饭,李海波趁着夜色匆匆前往“螺丝刀”小组的安全屋。
从赣南回来后,他虽已通过联络方式给他们报过平安,但面谈还是第一次。
轻车熟路地来到那间不起眼的屋子前,李海波开启“顺风耳”扫描四周,确认安全后,抬手轻轻叩响了门。
“谁呀?”屋内传来赵裁缝沉稳的声音。
“是我!”李海波压低声音回应道。
门缓缓打开,温暖的灯光从屋内倾泻而出。赵裁缝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熟悉的亲切笑容,“可算把你盼来了,快进来!”
朱云秀也从里屋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着:“李长官,快坐快坐!”
“老赵,大嫂,好久不见,怪想你们的!”李海波来到桌前坐下,笑着说道。
“可不是嘛,你这一趟出远门,可把我们惦记坏了。”朱云秀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快喝口热茶。”
李海波接过茶顺手放在了桌上。
赵裁缝关上门,转过身来站在了朱云秀的身后。
朱云秀眼中满是关切,开口问道:“长官,这次您回老家买地,一切还顺利吧?”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期待,似乎对李海波的经历充满了好奇。
李海波毫不在意的点点头,“还顺利。
老家还在国统区,好多地主对抗战没什么信心,都忙着卖地往山城跑,所以地价倒是挺便宜的。
不过我带的钱不算多,就买了十亩地,给我大舅种。”
朱云秀眼中瞬间绽放出激动的光芒,整个人都兴奋起来,“真是太好了!
前段时间长官您带着我和老赵出任务,我们也攒了些钱。
我们俩琢磨着,也想回乡下买地,就是一直拿不准现在这行情到底怎么样。”
李海波听后一愣,立马劝阻道:“啊……!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