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承武点头承认,而后继续说道。
“我大康近些年虽无大灾,却是小灾小祸不断,四海之内盗匪四起,有些乃是天灾导致,但更多的却是人祸。
更何况南疆近些年更是虎视眈眈,我朝不得已在镇南州布下重兵把守!
加之北方匈奴,虽然未与大康接壤,但亦不想看到我朝日益壮大。”
闻人承武面色平淡,但语气中却是异常沉重。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的确是匈奴与南疆最不希望见到的,自然会不计一切代价阻止。”
谢荀微微点头,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朕原本想招揽北齐流民,开拓山野、广种粮食、充盈国库,待到时机一到,便可发兵北上。”
“然而匈奴与南疆却是看中了此等机会,暗中收买流民,引导他们啸聚山林?”
谢荀接过话来。
“不错,谢卿看得通透。”
闻人承武点头,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自从北齐内乱后,狼神教便频频伸手南下,国内四起的盗匪之中,便有大半是因他们而起。
而南方各州,近些年偶有瘟疫爆发,也是南疆的手段!”
“南方瘟疫,为何草民从未听说过?”谢荀疑惑。
“瘟疫一事其严重之处有二,一则在于瘟疫本身,二则是在于各种流言。
我朝各大道观,皆是纷纷派人前往南方。
一是治病救人、阻止瘟疫扩散;二是封锁消息,防止流言爆发。”闻人承武解释道。
“原来如此!”
谢荀恍然大悟,怪不得他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瘟疫的消息。
“不过如今,有了谢卿献上的神稻,我朝亦不用过于依靠人力,便能够实现产粮丰收。
不日,国库便可充盈,届时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说这话时,谢荀能够明显察觉得到,眼前这位皇帝的野心。
“不过,自古以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这个名”
闻人承武没有再说,而是看向了谢荀。
“陛下想借草民之名?”
“不错!”闻人承武爽快承认。
“草民斗胆想问陛下一事!”谢荀想了想说道
“谢卿但说无妨。”
“陛下可否善待天下百姓?”谢荀问道。
他这一路走来,所见百姓大多淳朴。
下河村老村长、狗娃、木匠刘师傅,还有各位村里的大叔大婶
寻安县的周老板、张哥、安大夫、刘福、五环刀张大郎,英杰楼的推销少女
红河城的广休大师、白水白总捕、那些老实巴交的矿工、自愿帮忙收拾店铺的百姓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于脑海中闪过。
相比起北齐的动荡,南康要安定许多,大多数百姓不至于朝不保夕!
也正是这一份安定,才催生了这一份淳朴。
他不想这一份淳朴消失,所以才有了这一问。
“哈哈哈哈!!!”
忽的,闻人承武放声大笑了起来,笑得十分的畅快。
“谢卿放心,朕可不想被后人骂为昏君、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