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春花遇难
在杏儿焦急的等待中,绿翡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归,不甚乐观的同辛采菲道:“六姑娘,那人走的匆忙,只隐隐约约瞧见是个穿碧绿衣裳的丫鬟……”
“那可不就是春花!”杏儿恼羞成怒说,“这人不是被九姑娘厌弃了么,怎么竟还到了六姑娘这里听墙角……”
辛采菲听罢却勾起了唇角,“这下可真是坏了,春花出去定然是要同九娘告状的,届时虽然杏儿你不曾答应过我什么,却也是有罪的,你当是你还有活路吗?”
“求六姑娘救我!”杏儿此刻恨春花恨的牙痒痒,焦急无措之余也明白自己只能求助于辛采菲。辛采菲将杏儿扶起,“你如今不是该求我,而是去求春花,求她不要将今日的事情告诉九娘,可你猜她会不会心软放过你呢?”
单论杏儿同春花两人平日里的针锋相对,杏儿便可以肯定春花定然是做好了落井下石的准备,更不要提春花对辛九娘向来忠诚,听到这样的事情哪里会不立刻禀报给辛九娘。
杏儿脸色惨白惨白的,心想说不成如今春花已经到了辛九娘的跟前。
辛采菲安抚她道:“放心,刚才我已经让绿翡将春红给拦了下来,接下来你只要听我的便好……”
从落枫院出来后,杏儿回到胭尘居中,一个下午都心不在焉的,生怕辛九娘会问她为何不过去一趟库房却这么久才回去。
奇怪的却是九娘似是完全忘了要让杏儿做些什么,且还格外的对杏儿和颜悦色,只在说起春花时带着三分怒气同杏儿道:“不过让她追上你去将百花簪给拿来,谁料这人竟没了影,真真要将人给气死。”
杏儿松了一口气之余却也心有疑惑,六姑娘究竟将春花给弄到了哪里去?
这个疑问未过多久便得到了解答,到了半夜的时候,杏儿跟随绿翡到了后院柴房处,半掩的门内,隐隐约约可以见到春花衣衫褴褛、双眼迷离的模样。
杏儿忍不住惊讶道:“她怎么会在这里这个模样……”
明明刚刚还偷听了她同六姑娘的对话,现下不过一个晚上的功夫,就仿若支离破碎一般。
绿翡低声道:“谁让她听了六姑娘同你的谈话,六姑娘为了保护你,也只能这样做了。”
杏儿想着以前在辛九娘跟前的时候时常被春花抢风头,又想若是春花不这个模样,怕是如今落魄成这个模样的人就是她了,震惊之余也不免觉得庆幸。
绿翡又说:“你该晓得三房里的宋管事的儿子一向觊觎春花,苓姨娘又同三房的宋姨娘交好——两位姨娘先前都在老夫人跟前伺候,而宋管事又是宋姨娘的娘家兄弟,是而苓姨娘便想着撮合一下宋家侄子同春花。”
“先前也在九姑娘跟前提过这事,不过九姑娘没放在心上,于是苓姨娘又问了春花,大抵春花心气高,不曾看得上宋家侄子,今儿六姑娘玩笑心起,便想着既然春花这里说不通,倒不如将生米做成了熟饭,届时由不得她不愿意,可偏偏春花她就是性子倔。”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杏儿震惊于辛采菲今年也不过一十二岁,竟能狠下心来做这样的局,为的不过是怕春花在辛九娘面前乱嚼舌根,抖落出来辛采菲收买她的事来。
于是在绿翡问起时便说:“春花这个样子,想来自顾不暇,必是没有心力再同九姑娘说起我的事了……”
“你以为仅仅是这样?”绿翡笑杏儿的天真,“事实上早在找你之前,六姑娘曾试探过春花的口风,恰逢九姑娘冷落春花的那一阵,可春花偏不接六姑娘递来的高枝,故而六姑娘才起了这样的心思,若是她能因此认命嫁给宋家侄子,为六姑娘办事,我们姑娘便也姑且饶了她,可偏偏……她不认命!”
春花不过是因为不肯听辛采菲的话便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还是在有大夫人辛魏氏做靠山的情况下,那么同为九娘婢女的杏儿,若是不肯乖乖听辛采菲的话,又会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
杏儿忍不住脊背发凉。
偏偏绿翡握着杏儿的手道:“既然春花不能为我们六姑娘所用,又会对六姑娘同杏儿你造成威胁,那么这个人便不能再留了,前面的,我们六姑娘替你做了,剩下的便要靠杏儿你了。”杏儿被推进了柴房里,她望着奄奄一息倚靠在一旁的春花,闭眼想起两人昔日在胭尘居中的过往不快,然后举起一旁的棍子,一边喃喃自语道:“不能怪我的,要怪就怪你不识时务,我也是被逼无奈……”便朝着春花的头颅下去。
绿翡在外边瞧着,然后在杏儿出来后将辛采菲原要交给杏儿的安神药又交到了杏儿的手中,道:“你做的不错,我会好生同六姑娘禀报,只六姑娘吩咐你做的事情,也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想来再见面奴婢便该称你一声‘姨娘’了。”
正是二更天里,平地里突然惊起一声雷,辛九娘豁然从床上坐起来,接连叫了好几声“春红”,春红闻声连忙从外间进来,关切问道:“姑娘可是梦魇了。”
辛九娘扶着额头,顾不得说上许多,只厉声道:“你将院里的人手都聚集起来,春花不见了几乎一天一夜,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你快去寻人,务必在天亮之前将人给找回来。”
春红也立时严肃了起来,道:“奴婢这就去,只姑娘这里还需得留人。”
九娘此刻却顾不得那些小节,连带着也未曾将春红的话放在心上,就又说:“怕你们都是女流,行事不便,我还是去寻大哥帮忙。”
辛府的大少爷正是辛九娘一母同胞的兄长,辛绥安身为辛府的嫡长孙,时年二十一岁,最是得辛老太爷同大老爷的看重,平日里跟随着大老爷多管理一些铺子,至今辛府有一半的生意可以说是经过辛绥安的手的。
只一点,辛家的大少夫人是三年前进门的,出自鄞都新贵冷家,是冷家家主的妹妹,却在进门不过三月便突染恶疾,不治身亡。
辛绥安悲痛之余便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辛家的生意上,再不曾娶妻。
眼下辛九娘只想着上一世好似就是在辛小姑及笄的近几日里,春花消失不见,再之后见到的便是春花的尸体。
后大夫人辛魏氏坚决彻查春花遇害一事,方才引出宋管事的侄儿。
人命关天的大事,辛九娘不敢耽搁,便直接入了辛绥安的听雪阁,让小厮将辛绥安给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