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年二月二十一,吉省吉长道,龙湾县。
关东大地经历了一场倒春寒,柳树沟屯东头的韩家大院却是热火朝天,把豆饼垛子浇上水封堵大门,四角炮台上背着套筒枪的炮手严阵以待,黄澄澄的圆头子弹用箩筐装着往上送。
当院里一口大锅熬鞑子粥,另有两口小一号的锅支在碾盘边,烙出喷香金黄的筋饼,出锅挂在葡萄架上能有一庹(tao,三声)长,再抹一层大酱,卷起大葱、肥肉条,管够!
不年不节的,放在平时老韩家再趁钱也没有这嚼裹,只因北荒巨匪“马傻子”要带着绺子来砸窑。
令人揪心的消息接连传来:胡子左一波右一波的集结在三十里外的西江湾,随时会挑过来。
韩家大院当家的韩老实昨天就从地窖里起出来了两担子白花花的银元,每个炮手先发30块,打退胡子再赏300块!
重赏之下有勇夫,本来人心惶惶准备撂挑子的炮手们,此时都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下午时候,天边贴着地皮涌来一条黑线,细看原来是马队掀起的烟尘。
蹄声震耳,人欢马炸,声音越来越响亮,怕不是得有七八百人。
饶是韩老实已有心理准备,见此头皮也不由得有些发麻。
韩老实,吉省人。
在龙湾县公署的人口登记册上:韩昆,粮户。
在蓝星户口本上:韩昆,居民。
韩昆是大号,韩老实是外号。
没错,韩老实是穿越来的……
作为80后,从一所二本高校文科专业毕业之后,从事鸡肋一样的工作,买房成家无望,以至于年近三十还没牵过小手。
可能是老天爷不忍心饿死瞎家巧,就在十年之前,竟然肉身穿越来到了大关东。
只是十年前的时间锚点是清末,还没到民国。
闯关东热潮方兴未艾,只要给边外蒙古王公的租子柜送上银馃子,就可以买荒占荒。
韩老实利用穿越时候带来的一点小福利,毫不费力的圈了五百晌荒地,再组人开荒,于是就摇身一变,成了大地主。
闯关东热潮之下完全不缺壮劳力,只要一天三顿干饭管够,用草辫子裹黄泥能一口气把围墙垒到美利坚。
顺利修起了高墙大院、四角炮台,再雇用炮手护院。
新鲜出炉的地主老爷韩老实,拍给县城西门外的孙媒婆10两白银,把她美出了鼻涕泡,挖空心思达成了韩老实的三个标准:漂亮、漂亮、还是漂亮。
当然,不能裹小脚。
韩老实对孙媒婆业务水平深表认可,在这十年里,孙媒婆专给韩老实服务,三岔河、大房身、宽城子都去过,人送外号“孙大划拉”。
一共给划拉来四房夫人,高高矮矮,燕瘦环肥,畅享声色。
鉴于有特殊嗜好的有钱人并不少见,所以韩老实的好色也算不上惊世骇俗。只不过其他大地主多是喜欢拎枪走马,其中不乏用枪的好手。
韩家大院有钱、有人、有枪,却尽量不与人相争,遇事退一步,能用钱解决就用钱,于是才有了“韩老实”这个外号。
岁月静好维持了十年之后,终于动真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