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的设计图纸。”
“绞吸式挖泥船的设计图纸。”
“lng船的设计图纸。”
“啥?”
是的,陆渊把三份资料在桌上整齐摆开。
李厂长拿起一看。
还真是。
“这,这,这……”
这了半天,说不出一个句。
“这些都是我设计的,对了,不准泄露。”
“那是自然。”
“不过,lng需要的殷瓦钢我们没有呀。”
“对,差点忘记了。”
路渊又在包里掏了掏。
又一份资料出现。
“这是殷瓦钢的研发资料,你自己找家钢厂合作生产。”
“细节我就不指导了。”
“总之,有了这些技术,需要快速进入生产期。”
“争取一月内全部工人都培训熟悉完成。”
“一年内可以生产。”
“人员不是问题,一年内,要有成品。”
“啥?一年?这造船可不是其它的。按韩国的经验,lng至少要两年。”
“我们是华夏,你有100亿,足够你兼并其它造船厂了。”
李厂长犹豫。
“行得话就签合同。工人工资翻倍,一年内完成,奖励10亿。”
奖金10亿?
是的,又是10亿。
不过造船厂的人比光刻机多。
大型造船厂,至少人打底。
当然,技术没有光刻机那么精细。
“如果完不成呢?”
“完不成,我们就不用合作了,你退我100亿。”
“啥?”
“怎么?没信心?”
李厂长看了看设计图纸。
还有新材料图纸。
“呀的,给图给材料了,我就不信我们比棒子差。”
一狠心。
签字。
黄骅市造船厂,改名共工船业。
是的。
水神共工。
未来这里产出的货船,将会拉来全世界的矿。
接下来,就是一堆的技术与管理上的安排。
以及人员的处理。
结束时,已经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