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穷,可出不起拜师费啊。”
罗子媳妇握住铁柱老娘的手,笑着拍了拍道,
“您老放心吧,您一家子愿意入户咱们村,以后就是咱们村的人了。
咱们村的女娃只要想,都能去学,不要拜师费。
将来学成了,卖绣品的钱,绣坊跟咱们也是五五分。”
铁柱老娘高兴坏了,激动地老泪纵横,连声道,
“哎呦,真是菩萨保佑,祖宗显灵了,这样的好事也能让我们遇上。
不怕你们笑话,我现在还跟做梦一样,走路都是轻飘飘的呢。”
常铁柱等人也觉得是在做梦,昨晚他们吃了馒头喝了粥,还吃了肉。
那么大片的咸肉炖蘑菇,香的他们差点吞掉自己舌头。
吃饱喝足后,好心的罗子兄弟还跟媳妇烧了两大锅水,让他们一家好好洗了个澡。
罗子他娘还找出几件洗的很干净的旧衣服,让他们换上。
罗子媳妇还给了他侄女两条绣了粉色桃花的发带,帮他侄女梳了个非常好看的双螺髻。
说是这是现在城里最时兴的发式,村里的小姑娘都这么梳,可把他侄女高兴坏了。
洗了澡换了衣服,罗子兄弟就带他们去见了里正。
里正也是个大好人,知道他们一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很是同情他们的遭遇。
跟村里几个管事的商量了一下,帮他们想了个办法,给他们认了个远方老姑,让他们落户。
昨晚他们一家就是住在隔壁村老姑家,老姑是个老寡妇,儿子媳妇都在寒潮时冻死了。
现在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全靠村里人接济过活。
他承诺会给老姑养老送终,老姑便在里正的见证下,认下了他们一家。
再过几日,里正就会去衙门办两村合并的事,到时候会把他们一家上到老姑的户籍下,他们就能在这里落户了。
里正说,按照以前的落户办法,他们一家应该能接管老姑家原本的田地。
但是老姑家的窑洞太小,住不下他们一家,为了以后做工方便,就把村里没人住的窑洞给他家了。
不仅如此,里正还让人送来了被褥锅碗,和二十斤粮食。
里正说这些算是村里赊给他家的,以后会从他的工钱里扣除,只要他把身体养好了,好好干活,要不了两个月就能还清。
常铁柱问了罗子才知道,石楼村的人不光靠种地过活,还能做工。
村里修路挖水渠堆肥砍柴巡逻什么的,都是集体出工,里正会按每个人出工多少,给大家伙算工钱。
除了做工外,村里还鼓励个人开办作坊。
自己有手艺但是没钱的,可以先从里正那儿借钱,等到作坊开起来,赚了钱再连本带息还回去就行。
村里现在已经有医馆和绣坊了,有人正在申请开磨坊和榨油坊以及豆腐坊,罗子劝他趁着现在村里公中还富裕,赶紧申请开个铁匠坊。
只要开起来,以后给大家伙修修农具,打个铁锅菜刀什么的,就足够他们一家的日常花销了。
常铁柱很是心动,他从小跟着老爹学打铁,除了这门手艺也没别的擅长的了,要是能在这里继续开铁匠铺子,那真是再好不过。
不过铁匠铺子不比磨坊那些,得建烘炉,买模具,砧子,风箱,还有很重很贵的大铁锤,以及需得跟衙门报备才能采买的矿石。
需得不少银子呢,他初来乍到,还没给村里干过任何事,就贸然问里正借这么一大笔钱,实在张不开嘴。
还是再等等,看看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