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现在开始训练!”随着李文忠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训练。
第六幕:景陵调查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末,傍晚
地点:景陵,某客栈
场景:吴克勤派去景陵调查的人回到了客栈,向他汇报调查结果。
调查人(恭敬地说道):“公子,我们打听到,吴公子是在一家客栈突然发病去世的。据客栈老板说,吴公子当时看起来身体就不太好,一直在咳嗽。”
吴克勤(皱着眉头):“就这么简单?他出门前身体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病?有没有其他线索?”
调查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们在吴公子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未写完的信,信中似乎提到了一些生意上的纠纷。”
吴克勤(接过信,仔细查看):“生意纠纷?难道是因为这个才……不行,我要去会会那些和他有生意往来的人。”
调查人(提醒道):“公子,此事还需谨慎。毕竟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吴克勤(坚定地说道):“我不管,我一定要弄清楚克熙的死因。哪怕有再多困难,我也不会退缩!”
第七幕:富户募捐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底,上午
地点:某县县衙,议事厅
场景:刘县令和李师爷召集了当地的富户们在县衙议事厅开会,商讨募捐事宜。
刘县令(站起身,向富户们拱手行礼):“各位乡绅,今日把大家请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与大家商议。朝廷下达了救济贫民的诏令,我们县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希望各位能伸出援手,捐出一些粮食和财物,帮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
富户甲(面露难色):“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只是这几年生意也不好做,我们自己也有难处啊。”
李师爷(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员外,您说的难处我们理解。但如今百姓受苦,我们作为一方乡绅,也应该尽一份责任。而且,朝廷对积极参与救济的乡绅也会有相应的表彰。”
富户乙(犹豫了一下,问道):“李师爷,这表彰具体是指什么呢?”
李师爷(解释道):“朝廷会在当地立碑表彰,让您的善举流传后世。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为子孙后代积福啊。”
富户们听后,纷纷交头接耳,开始商量起来。过了一会儿,富户甲站了起来。
富户甲(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捐出一百石粮食,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富户见状,也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捐粮。刘县令和李师爷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欣慰。
第八幕:深夜谋划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底,深夜
地点:吴克勤在景陵的临时住处
场景:吴克勤坐在桌前,看着手中的信件和调查资料,陷入了沉思。他的好友赵平在一旁陪着他。
吴克勤(自言自语道):“克熙的死肯定不简单。这生意纠纷背后,说不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赵平(点头表示同意):“我也觉得此事蹊跷。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吴克勤(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打算明天去拜访一下与克熙有生意往来的人,看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问出些什么。”
赵平(担心地说道):“你要小心,这些人说不定不简单。”
吴克勤(拍了拍赵平的肩膀):“放心吧,我会注意的。我一定要为克熙讨回公道!”
第九幕:救济发放
时间:洪武十二年三月初,上午
地点:某县乡村,救济发放点
场景:经过一番努力,刘县令和李师爷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救济物资。这天,他们在乡村设立了救济发放点,为百姓们发放粮食和衣物。
张老汉(激动地接过粮食和衣物):“谢谢大人,谢谢朝廷!你们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其他百姓也纷纷围上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刘县令(微笑着说道):“大家都别客气,这是朝廷的恩泽,也是各位乡绅的善举。希望大家能度过这个难关,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李师爷(在一旁维持秩序):“大家排好队,不要着急,每个人都会领到救济物资的。”
看着百姓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刘县令和李师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他们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要想真正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第十幕:边境风云
时间:洪武十二年三月初,傍晚
地点:河、岷、临、巩地区边境
场景:李文忠在边境巡查时,突然接到了士兵的报告,说发现了一股不明身份的军队在边境附近活动。
李文忠(脸色凝重):“立刻加强戒备,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派人去查清楚他们的身份和来意。”
士兵(领命而去):“是,将军!”
李文忠(望着边境的方向,心中隐隐感到不安):“难道是有外敌入侵?看来我得做好战斗准备了。”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第十一幕:真相渐明
时间:洪武十二年三月初,午后
地点:景陵,某富商宅邸
场景:吴克勤经过一番调查和周旋,终于从一个与弟弟有生意往来的人口中得知了真相。原来,吴缉在生意上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恶霸,恶霸怀恨在心,暗中派人在他的饮食中下毒,导致他客死他乡。
吴克勤(愤怒地拍着桌子):“这个恶霸,我绝不会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