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鸡那边也是一样,短短几天,它们在适应环境之后,就开始下蛋了。
他连着在附近屯子里跑了三趟,跟李卫兵一起背回来近一百斤磨过的玉米渣,五十斤胡萝卜,还有一些白菜,白萝卜啥的。
其实附近屯子的村民,家里是有藏蔬菜粮食的。
可他们也缺别的,比如盐,糖,这两样可是最要紧的东西。
所以,郑小六出去换东西,过程很顺利。
他跑累了,江月就给他提议,可以跟人家预约,就说如果想换东西,就是每月逢五,就到军营附近的靠山屯集合,把那里当成一个小集市,只要家里多出来的东西,或是不需要的,都可以拿去交易。
她这边也会通知家属院的人,肯定有很多人乐意参加。
郑小六得了她的话,又冒着风雪找到靠山屯子的话事人,那么小的一个村子,连村长都没有,但有主事的,就是屯子里年纪最大的,却不是老忠叔。
他跑熟了,跟屯子的人也熟了。
这事很顺利就促成了。
然后,他肯定要回来跟顾政委报备一声。
顾政委听后,犹豫了,迟疑了,他想跟团部的人开个会,大家一起讨论。
可团部的作战领导全都出去帮助老百姓扫雪了。
杨秀枝又骂他迂腐,多大点事儿,也得值得发愁。
她把家属院里的妇女们召集起来开会。
部队家属院是有一个小学,只是现在天冷了,孩子们都放假了,她也就无事可做,何巧莲就提议,在家里办班教学,大人小孩都能去听一听,也省得无聊了。
杨秀枝教数学,她负责教语文。
所以,只要杨秀枝一摇水井边的铃铛,不出十分钟,大家都会聚集到她家院子里来。
大家都是顶着雪来的,赵秋雪在炉子上烤了几个地瓜,来的人,讲究些的,也会带点瓜子花生,或是也拿几个地瓜,碰上不讲究的,只吃不带,纯纯占人便宜。
江月抱着女儿,江笙拎着一袋刚煮熟的小鸡蛋,兔子还没抱窝,肯定不能杀,空间超市里摆了袋装的干桂圆,她很少吃,就是之前做月子的时候,煮红糖鸡蛋会搁一点。
后来,她发现只要把货架上的货品拿下来,第二天,就会原样复刻。
她进来的时候,何巧莲刚给大家发大红枣。
发的也不多,每人两个。
“这是平平他奶寄来的,他们家屋后边种了两棵枣树,结的枣子又大又甜,这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最适合咱们妇女同志补气血。”
其实寄来的大枣挺多的,只是她不舍得分发而已。
王菊得了两颗,女儿坐在她脚边,小姑娘没有分到,朝她要,“娘,我也要吃。”
王菊把枣子咬开,用嘴巴取了核,再吐给女儿吃。
旁边的女人,看的一阵恶心,“你家妮儿大了,别总这样喂孩子,不干净。”
王菊大手一挥,“有啥不干净的,你们就是瞎讲究,俺们老家都这么喂孩子,也没见哪个孩子养差了,倒是来了这儿,看你们这个嫌脏,那个不让碰,小孩养的一个比一个娇气,就说平平,搁俺们老家,这么大的男娃,成天满地打滚,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那精气神,跟吃了大补丸似的,甭提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