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四周:\"这事关系重大,还是进帐再说。\"
回到大帐,杨老从怀中取出一个青铜小匣:\"这是我们杨家的传家之物。\"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卷泛黄的羊皮纸。
\"这是\"华千机接过羊皮纸。
\"我们杨家军的军粮秘方,\"杨老说,\"是我太祖杨业将军留下的。\"
华千机小心展开羊皮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图样。
\"这些年来,\"杨老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今天见到华医者,我觉得时机到了。\"
华千机仔细研读羊皮纸上的内容,越看越是惊讶:\"这真是\"
\"怎么样?\"杨老问。
\"太精妙了!\"华千机说,\"这里面不仅有制作方法,还有养护之法,甚至连行军途中如何调配都写得很详细。\"
他指着图样:\"您看这个"层叠封存法",用油纸多层包裹,中间还要加入驱虫的药材。这样可以防潮防蛀,保存时间更长。\"
\"没错,\"杨老说,\"当年我太祖在幽州镇守时,就是靠这个法子,解决了边军的补给问题。\"
他抚摸着羊皮纸,眼中流露出追忆之色:\"那时候,边境战事频繁,补给线常常被切断。但我们杨家军从来没有因为粮草问题影响作战。\"
狄青也凑过来看:\"这里还记载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是的,\"华千机说,\"比如这个"铁骑饼",是专门为骑兵设计的。不仅便于携带,还特别添加了一些补气养血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抵抗风寒。\"
他又指着另一处:\"还有这个"夜行粮",是为夜间行军准备的。里面加入了能提神醒脑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保持清醒。\"
\"确实神妙,\"狄青赞叹,\"难怪杨家军当年战无不胜。\"
\"不止如此,\"华千机继续研读,\"这里面还有很多独特的见解。比如说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配方,针对不同地域改变制作方法\"
杨老点头:\"这就是我要托付给你的原因。这些方子不仅是简单的制作方法,更包含了我们杨家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
他看向狄青:\"将军,如今西夏虎视眈眈,我们不能让先辈的智慧埋没。华医者医术精湛,又懂得养生之道,由他来继承和发展这些方子,再合适不过。\"
狄青深以为然:\"确实如此。不过\"
他转向华千机:\"这份重任,你可愿意接下?\"
华千机郑重行礼:\"能继承杨家军的衣钵,是晚辈的荣幸。我一定尽心钻研,不负先贤期望。\"
\"好!\"杨老欣慰地说,\"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他压低声音:\"这些方子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华千机问。
杨老指着羊皮纸的背面:\"你看这些暗纹。\"
华千机将羊皮纸对着烛光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一些几乎看不见的细小文字。
\"这是\"
\"这是我太祖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杨老说,\"他说中原迟早会面临三次大劫。第一次在幽云,第二次在河北,第三次\"
他顿了顿:\"第三次将是最大的劫难,整个中原都会陷入战火。\"
狄青脸色一变:\"幽云之劫已经应验了,就是去年的辽人南侵。河北之劫\"
\"很可能就是即将来临的西夏之战,\"杨老说,\"所以我必须把这些方子传下去。因为到了第三次大劫时,军粮补给将是最关键的问题。\"
华千机仔细辨认那些暗纹:\"这里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没错,\"杨老说,\"这些都是针对特殊情况准备的。比如这个"千里粮",是专门为长途奔袭设计的。还有这个"耐战饼",可以让将士们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更久。\"
他神色凝重:\"我太祖说,这些方子到了第三次大劫时会派上大用。但具体如何使用,就要靠后人去摸索了。\"
狄青若有所思:\"所以你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方子传出来\"
\"是的,\"杨老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华医者不仅要继承这些方子,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等到第三次大劫来临时,我们才能有充分的准备。\"
华千机深感责任重大:\"杨老放心,我一定会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
\"还有一件事,\"杨老说,\"这些方子也可以用来救济灾民。我太祖说,大劫之前必有天灾。到时候,这些方子就是救命的良方。\"
他站起身,郑重地说:\"华医者,我们杨家将这些方子传了几代人,就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能发扬光大的继承者。今天遇到你,我觉得是天意。\"
华千机跪下行礼:\"晚辈定当尽心竭力,继承发扬杨家军的这份宝贵遗产。\"
\"好!\"杨老扶起他,\"从今天起,这些方子就是你的了。至于如何运用,就看你的选择了。\"
夜色渐深,营帐外传来换岗的号角声。华千机抚摸着羊皮纸,感受到了一种跨越百年的责任和使命。
他知道,自己接下的不仅是一些军粮方子,更是一份关乎千万将士生死、百姓安危的重托。
而这,或许就是他在太医院时常常思考的问题:医者,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心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