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知道临海仓?”她问道。
“王妃无论问谁都知道。”老叟道,“早前,三仙教曾在山阴县城外劫下十来车的粮食,那粮食就是送往临海仓的。孔真君令人去打探过,那一路上重兵把守,如今有个大将军就在那里。孔真君说过,只要那大将军在,那临海仓里十有八九有大宝贝。”
“什么大将军?”
“小人不知他的官职,不过听闻是皇帝家的一位世子,具体叫什么,小人也记不清了。”
孙微心头一惊。
皇帝家的世子,除了司马隽还有谁?
司马隽竟然在临海?
——
那老叟不过是三仙教里的一个小卒,许多事情没法给孙微解惑。
问得差不多了,孙微也就放他离去。
待杨荃那头完事,两人对了一番说辞,便知老叟所言属实。
“世子竟然去了临海?”杨荃也诧异不已,“临海早被三仙教践踏成了一片废墟,哪里来的粮仓?”
孙微问邓廉:“邓司马可知晓此事?”
“臣不知。”邓廉道,“臣只知会稽的战事。不过那消息是会稽府送来的,看字迹,当是阮回的手笔。说起来,世子自从去了会稽,就未再给臣来过亲笔信。”
如此说来,这消息兴许是真的。
“那三仙教的百夫长把自己人送到吴郡来当俘虏,又是怎么一回事?”杨荃问道。
孙微寻思着,踱步行至门前。
云越积越厚,似有雷电在云层中穿梭。忽而一声闷雷,树叶悉悉索索地作响,空气中弥漫起泥土的气息。
下雨了。
孙微望着外头,好一会,道:“若我猜的不错,这一切都是世子安排的。那百夫长的金子是世子给的。世子就是要给王治送一个功劳。”
杨荃不禁道:“照事情首尾猜测,确实似是如此。可王治是什么人,世子何至于要送他这个脸面?”
孙微没有说话。
这一点,他们恐怕想不到,但孙微不会不知道。
司马隽是在成全她。
他仍然不想让她待在这里。
王治早早得了功劳,就能早早回去,那么她也能早早回去。
这傻子……
孙微道:“世子不会让三仙教到吴郡来。吴郡紧挨着建康,世子不会涉险让三仙教北上。”
邓廉却面色古怪,欲言又止。
孙微正要问他想说什么,杨荃忽而一拍脑门,恍然大悟:“所以世子在临海设了局,反倒让三仙教有了南下的理由?”
孙微点点头:“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