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隽看着她,却问:“你答应了那婚事?”
孙微知道他要来找自己算账,放下手中的盒子,看向他。
“王氏强盛,又有太后撑着,此乃实情。过去,世子与王氏几番作对,双方互相掣肘,谁也得不着好处,亦是实情。妾以为,若能与王氏结亲,可一改局面。两边联手,能做从前难做的事。便如三吴。世子可想过,若有王氏相助,一切都会顺畅许多?相反,若王氏处处给世子设套,世子只怕要多出许多麻烦。”
“可王治意图夺江州。”司马隽冷冷道。
“那是前情。世子一旦与王氏结亲,王氏女便是豫章王妃,王氏便大可不必去啃江州这块硬骨头。妾以为,因着世子结亲,才真的能让江州免于兵灾。”
司马隽仍看着她,目光平静,却教人心神不安。
“可我并不想结这门亲事。”
“妾知道。”孙微也看着他,“故而妾更该在长公主面前一口答应,让她安心。”
司马隽道:“夫人既然全都明白,何不替我想办法拒了,而非向着王氏。”
“王氏有什么不好……”孙微小声道,话才出口,被司马隽凌厉的目光瞪了回去。
犟驴。孙微想。
“世子若实在不愿,也有现成的办法。以战事拖延婚事,如何?”
“那王女君说,她愿意等。”
孙微有些诧异。
这王璇玑,她上辈子只听说过,却不曾见过。
据说,王璇玑是太后最疼爱的侄孙女。在上辈子,太后本也是力主将王璇玑嫁给司马隽,可司马隽坚决不肯,为了避开太后赐婚,还先一步定下了和崔氏的婚事。此事闹得很大,太后和长公主着实丢不起人,这才作罢。
也是因此,孙微才得以利用太后和长公主的不甘,插手其中,成功搅黄了司马隽和崔氏的姻缘,让自己嫁给了司马隽。
至于王璇玑,孙微只听说她失意远嫁,去了益州。至少她在世时,此人再不曾回到建康。
如今,崔泮早早倒了,自没有了司马隽与崔氏联姻的事。那么王璇玑嫁给司马隽,则已然近在眼前。
而孙微看来,此事比她想象的更为确定。
不仅太后执意想让司马隽娶了王璇玑,王璇玑自己也执意要嫁司马隽。
不同意此事的,只有眼前这犟驴。
“不想王女君竟是个痴情的女子?”孙微笑了笑,“妾听闻,世子与她自幼相识,想来交情不浅?”
“没什么交情。我不过与她见过几面。”司马隽道。
孙微也不知道这犟驴有什么好的,让人家一个高门闺秀这般要死要活。
“既如此,世子还是从了吧。”孙微道,“王女君对世子用情至深,太后和长公主也极力撮合,就连太子也想必是赞成的。世子又何必执拗?”
司马隽道:“夫人违令入京之时,何曾在乎过太后和长公主?如今让夫人为我想办法,夫人却推三阻四,反而要听太后她们的话了?”
孙微道:“妾并非是挺她们的话。妾曾掐指算过,世子和王女君是天造地设的姻缘。既如此,妾又怎可违逆天意?”
司马隽心想,果不其然,又是这套。
只要有利可图,她恨不得让他娶八百个王璇玑。
“我今日还与太子说起,夫人的卜算之术似乎越发不准了。”司马隽道,“若夫人此番算错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