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产量也太高了吧!他虽从小跟随小郎君,从未下过地,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他心里暗暗想着:这难道是在做梦吗?
洛川的神情也有些触动,但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问道:“我听闻一亩稻田最多能产两石谷子,可眼前所见,显然不止于此,实在是太壮观了。”
夏暖暖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是我特意找的杂交稻种,经过精心培育,产量极高,每亩可达十七八石,抗病、优质、易种植。”
“十七八石?”清风的心猛地跳动起来,看向夏暖暖的眼神满是激动,这可是他们家郎君的政绩啊!刚到鄮县没多久,就遇到这样的好事,真是天佑洛家!
洛川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也颇为激动,他并非单纯为了政绩,而是深知自己身为皇上的责任,要让百姓吃饱穿暖。
如此高产的稻种对农民的意义无需多言,毫不夸张地说,就算皇帝陛下亲临,看到这样一幅丰收盛景,也会为之震撼,其影响定将空前绝后。
洛川不再多言,直接跳进田里,走到堆积如山的稻谷旁亲自查看。
他的随从清风自然紧随其后,嘴里不停地喊着:“您瞧这稻谷多饱满、多喜人啊!天哪,要是人人都种这种子,鄮县再无饥荒之虞!”
洛川捏起几粒稻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洛川一行人在田间与忙碌的村民村民攀谈几句,却因打扰到对方而被嫌弃了一番。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爬上田埂。
“除了水稻,我家还种有一种高产的番薯,您可有兴趣一看?”
洛川站直身子,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忽然笑着问:“真的?”
“那是。”
洛川带着笑意继续刚才的话题:“娘子提到高产的番薯,某孤陋寡闻,不曾听过,不知能否一见?”
夏暖暖不再纠结他们的笑声,心想:这种好东西,当然要让县令大人知道才好!于是她抱起迷迷糊糊的薏儿,说道:“请陛下随我来,这些都种在我们石家庄的后山坡上。”
“好。” 洛川点头应允。
夏暖暖怀里抱着薏儿,走在前面,石坤拿着毯子紧随其后,洛川和清风也跟着,不远处的稻田里,林羽刚放下一捆稻穗,听到动静,赶紧几步追上来。
“堂兄,怎么了?”夏暖暖回头问道。
林羽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疑惑地问:“暖暖,他们是谁?”
夏暖暖简单介绍了一番。
林羽一听,眼前的俊美男子竟是皇上,顿时愣住了,差点没站稳,差点摔个跟头,他慌忙行了个空首礼,嘴里喊道:“陛下万安!”
洛川微微一笑,语气淡然:“不必多礼,请起。”
林羽起身,连忙说道:“田里还有活,暖暖,我先走了。” 说完,他像只惊弓之鸟,飞快跑回稻田,比来时快了不止三倍,他对村民低声说了几句,人群立刻一阵骚动。
夏暖暖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这是古代啊!这里是官能定人生死的年代!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百姓见到县令,怎能不心慌?
这可不是现代,法律健全、人人平等的时代,在这样的世界里,官员的一句话,就能轻易决定一个平民的命运。
被林羽这么一搅和,夏暖暖反倒冷静下来,她回头对洛川笑了笑,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怀里的薏儿乖巧安静。
不得不说,洛川的容貌确实出众,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放松警惕,难怪一向遵纪守法、从不怕官的夏暖暖,也会被他吸引。
一行人走进村子,立刻引来了村民们的注意,夏暖暖带着洛川径直往后山坡走去,那里种着秋番薯。
夏暖暖指着田里的番薯,对洛川说道:“这就是番薯,一亩地能产二十石左右呢!它不仅能煮着吃,还能做成粉丝、粉条之类的食品。
这东西原产自美洲,就是海的西边那片地方,这些种子是我师兄从那边带回来的,他是个游侠儿,喜欢走遍天下。”
“二十石!”清风忍不住惊呼。
洛川点点头,赞道:“令师兄虽远游四方,却心系大庆百姓,实在令人敬佩,不过,这番薯何时可以收获?”
话音刚落,村长匆匆赶来,正好听到夏暖暖的一番介绍。
他吓得冷汗直冒,忙上前连声道歉:“大人莫怪!莫怪!在下是村民村长,也是这里的里正,小娘从小跟着山中仙人修行,不懂农事,说话不知轻重,请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村长心里暗骂:农事岂是随便乱说的?就算在乡间胡扯也就罢了,可眼前这位可是鄮县县令啊!
他被夏暖暖的大胆妄为吓坏了,好在及时赶到,不然还不知道她会说出什么来,如今的夏暖暖可是家族的宝贝疙瘩,全村的希望,绝不能出岔子。
夏暖暖明白村长的苦心,笑着不再多言。
洛川却认真说道:“暖暖,等这片番薯收获时,请务必派人通知我一声,我想亲眼看看它的产量。”
村长慌了神,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夏暖暖却爽快答应:“没问题,这批番薯是七月底种下的,估计立冬前后就能收获。”
洛川随即让清风递上一张名帖,嘱咐到时候派人持帖去县衙通报即可。
几人往回走时,一群孩子围上来,嘴里喊着“夏夫子、夏夫子”。
洛川心情不错,随口问道:“暖暖还在教书吗?”
夏暖暖答道:“是啊,我从山上下来后就落户村里,总要发挥一下所学,便开了个族学,教孩子们识字懂礼。”
洛川淡淡夸了一句:“有心了。”
清风心里却不屑地嘀咕:识字倒是不错,但要说懂礼嘛……恐怕未必。
这暖暖一路喊郎君为“大人”,还以为这是对官员的称呼,殊不知只有叫自家父亲才会这么喊,怕是被那些古装剧害惨了。
洛川的目光落在村子东边一处高大的围墙处,扬了扬下巴:“那边就是族学所在吧?”
“嗯,就是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