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把碗里的糖水一饮而尽,然后拿袖子抹了一把嘴。
“这次处置流民的最终效果,就作为各县三年一度的考课中,最重要的一项考核。”
“4000个流民4000张嘴啊,朝廷不调拨粮食下来,光靠县里面自己撑着,县里能有多少银子够往里填的?”
“……”
顾洲远听着李二把城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不由的眉头紧锁。
4000个流民要是聚在一起,一个处理不好,可是会出大乱子的。
乱起来他倒是不怕,可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候大同村一定会受到冲击。
流民大部分都是些流落他乡的可怜人,现在大家都还保留着基本的良知。
可要是一直处于绝望状态,这些流民最终便会跟聚集在一起的蚂蚱一样,恶化成有毒的蝗虫群,把目之所及的所有一切,全都啃食殆尽!
他眼神闪烁,想着自己要做点什么才行。
“顾小掌柜!”李二准备回城了。
他见顾洲远一声不吭,便开口唤了一声。
顾洲远咧嘴笑了笑:“我跟你一起回城。”
李二顿时大喜,能有这么个牛人跟他一道,这回城路上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城里到现在还有着顾洲远的传说:一个人押着20多个土匪进村,其中还有三个是身首异处的!
他忙不迭跳下马车,把空碗放回了院子里的小桌上。
然后熟门熟路跑去帮顾洲远把骡车车架绑好。
顾洲远回去取了一个带盖的背篓,放在了骡车上。
然后跟在李二的马车后面,往着城里驶去。
跟之前差不多,沿路两边的田地里大多还是荒着。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老百姓手里已经缺粮到了极致,要不然庄户人家是绝不会让自家良田抛荒的。
下一季的丰收很重要,可眼下的生存更重要。
现在哪怕朝廷调拨稻种,也已经来不及了。
要是想真正大范围拯救百姓,这些地里全都要种上庄稼才行。
要不然这救灾就会陷入一个极其漫长的局面。
下一季地里没了收成,便是又一轮的饥荒,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下去。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大乾朝廷自然也不是不懂。
但是朝廷也没有办法,蝗灾的局势不稳定下来,现在把粮种运来,只会进了饥民的肚子里,是绝种不到田里的。
顾洲远看着那大片大片抛荒的良田,心念急闪。
现在已经是农历七月份,种植水稻已经太迟了。
秋玉米倒是还来得及。
可玉米这个世界没有,顾洲远突然拿出大量玉米种子很难解释来源。
退一万步来讲,玉米的来源问题解决了,他也不能够提供。
因为这就跟朝廷不派发种粮的道理是一样的,玉米种子到了百姓手里,基本都是当了口粮了,根本就不会往地里种。
毕竟不是每个村子都像大同村一样,有他顾洲远给兜着。
最好的办法还是种木薯!
虽说木薯在春季种植最佳,那样到秋天便可以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