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柔摇头,“没有。”
王菊说:“这是明晃晃地违反劳动法啊,你可以举报他。”
马硕问:“大家怎么看待王菊同学的观点?”
同学a:“现在公司不都这样吗?要举报的话,建议把全国企业都举报一遍,把资本家都挂路灯上就满意了是吧?你有想过你毕业之后谁给你提供工作机会吗?公司都没了,你去哪找工作?在家啃老吗?”
王菊反驳道:“但也不能让这种风气蔓延啊,中国的职场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样,就是被你们这些人惯坏的,一个二个都只知道捧资本家的臭脚,不敢反抗。”
“那你能干,你去举报吧,我先为你以后工作的公司默哀三分钟。”
“你——”
马硕问:“大家还有不同看法吗?”
同学b:“我觉得工作是双向选择的,如果一开始就说得清清楚楚,你也接受了,那有什么好埋怨的呢?你要是不接受,可以不工作嘛,或者去考公务员,当老师什么的。”
同学c:“你以为公务员就不加班吗?我爸是警察,忙的时候天天加到半夜才回来。”
同学d:“老师也一样啊,我妈是高中老师,每天5点就起床了,还要天天守晚自习。”
同学a:“所以啊,我刚刚说了嘛,不想加班的话,就不要工作了,要不然人家老板给你发了工资,还落一通埋怨+反手一个举报,何苦呢?”
王菊说:“人家国外为什么就能做到不加班呢?”
同学a:“既然你心目中外国的月亮那么圆,你直接移民啊!在这抱怨什么?”
王菊:“我毕业之后本来就要出国。”
同学a:“恭喜恭喜,好走不送。”
马硕见状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先讨论到这里。
我之所以会让罗柔同学起来分享她的实习经历,是因为我今天早上看到了她发的一条朋友圈,这跟我们这堂课要学的内容紧密相连。
上个学期我们学了《宏观经济学》,这个学期我们要开始学《微观经济学》,我之前说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个市场经济活动,它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你们刚刚讨论的加班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微观经济学问题,加班涉及到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资还有健康等方面,这些都可以通过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来解释。”
罗柔插了进来,“老师,其实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确实发现了很多现存职场上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加班问题,比如管理问题。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掌握不了话语权,你就只能顺应规则,否则你没办法活下去。
但如果你又想有所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自身做起,毕竟改变别人很难,但改变自己相对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自己开公司的原因。
我希望在我的公司,我能尽力规避掉职场上的很多陋习,比如办公室政治,比如酒桌文化。
当然,肯定也会存在王菊同学所谓的加班,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猎头这个行业,属于多劳多得的行业,偏销售性质。
每个选择进入这个领域的人,都是想好了要赚钱的人,既然要赚比同龄人多几倍几十倍的钱,就要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不可能出现一杯茶,一张报纸,一坐一整天这种情况。
而且,人的水平和效率有高低,同一件事,有的人一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但有的人需要一整天,所以,没完成的自然就得加班去完成,我能保证的是,完成了工作的人,我不会强制要求他们加班,因为这会损害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增加磨洋工的概率。
我们的目标肯定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