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接着说这后赵的事儿。
话说石冲拿着石遵的信,看了又看,琢磨了好一会儿,心里头觉得石遵说得在理。
他就扭头对身边的将领们说:“唉,大家都是自家兄弟,死的人都已经死了,再怎么着也活不过来,又何必非得骨肉相残呢?
依我看呐,咱们还是回去吧。”
可石冲这话刚出口,他帐下的大将陈暹“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扯着嗓子大声嚷嚷:“彭城王篡位弑君,这可是天理难容的事儿!
大王您要是想回去,那您请便,我可要带着兵进攻邺城,抓住石遵,回头再恭恭敬敬地请您大驾入京!”
这陈暹一喊,帐里的其他将领,好多人也跟着附和。
石冲一看这架势,众人怒火正旺,自己一时半会儿也掌控不了局面,没办法,只好顺着大家的意思,继续带兵往前走。
石遵那边呢,听说石冲还没打退堂鼓,就又派朝中大臣王擢,拿着他的亲笔信去劝石冲。
可石冲这会儿就跟箭搭在弦上一样,不得不发了,根本不听劝。
石遵没辙,只好把黄钺、金马镫等御用的东西给了石闵,派这位义弟和李农一起,带着十万精兵去迎击石冲。
这两拨人在平棘摆开阵势,后赵的两支精锐部队就这么干上了。
一番激烈厮杀之后,石冲大败,最后被石闵给处死了。
咱再把目光转到镇守长安的后赵宗室石苞这边。
他一看石遵当了皇帝,心里就开始痒痒,也琢磨着要争一争这皇位。
于是,他就把关中的部队召集起来,准备起兵。
他手下的左长史石光等人赶忙劝他,说这事儿可不能干。
石苞一听,当场就火了,一怒之下,把石光等一百多人都给杀了。
这么一来,他可就彻底失了人心。
要说这石苞,那是“又贪心又没谋略”。关中的那些豪门大族一看这情况,就偷偷商量着,要和东晋的梁州刺史司马勋联系,打算投靠晋朝。
司马勋一听,乐坏了,有人接应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赶紧带着晋军就往这儿赶,在离长安只有二百多里的悬钩扎下了营盘。到了之后,就把后赵的京兆太守给杀了。
这事儿一传出去,关内一带的地方势力纷纷响应,他们把后赵派来的地方官都给杀了,占据了三十多座坚固的壁垒,总共聚集了五万多人,和司马勋遥相呼应。
石苞这边还没来得及去攻打邺城呢,东晋的兵马就已经到跟前了。
没办法,他只能先把争夺皇位的事儿放一放,派将军麻秋、姚国等人带着军队出城去抵挡晋兵。
石遵早就听说石苞想带兵来邺城推翻自己,就借着讨伐东晋司马勋的名义,派车骑将军王朗带着一万精锐骑兵,风风火火地赶往长安。
石苞一看救兵来了,赶紧打开城门迎接。
没想到,王朗一到,马上派人把石苞给抓了起来,捆好后送到了邺城。
司马勋一看后赵的援军到了,知道再打下去也捞不到啥好处,就扭头杀向宛城,把后赵南阳太守袁景给杀了,然后退回梁州。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对历史走向影响重大的关键人物登场了,这人就是石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