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李副厂长就率先打了个招呼。
方别站起身,笑道:“李副厂长,不好意思,刚才在会议室太忙,没来的及招呼。”
李副厂长连忙摆手,“诶——都是自己人,用不着说见外的话。”
好家伙,李副厂长这一句话,直接就把他跟方别化成了自己人。
不过方别也并不排斥李副厂长的拉拢,毕竟这位从不画饼,有好处他是真给。
比起杨厂长好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副厂长可是个大忙人,这次找我应该是有什么事吧?”
“大忙人不敢当,厂里的工作有许多同志配合,我其实一天也没多大的工作量嘛。”
李副厂长应了一句,又继续说道:
“我这次来找你,还是孙院长刚才跟我聊了几句,说是维亚切斯拉夫同志送了一辆摩托车给你。”
这时孙长河在边上解释了一句,“李副厂长的意思是,现在汽油极少对个人供应,都是企业统一采购,你现在有了摩托车,要是没汽油可用,放着也太令人可惜了。
所以李副厂长就决定你那辆摩托车需要加油,直接到厂内的加油站去就行了。”
刚收到摩托车的时候,方别就考虑着这个问题,没想到这转过头就解决了。
能有这样的细致的观察力和情商,也难怪李副厂长能在那个特殊时期混的风生水起。
“谢谢李副厂长关心。”方别道了声谢。
李副厂长笑道:“小事儿罢了,轧钢厂那么多辆汽车,每天的汽油,柴油消耗了那么大。
驾驶员少踩两脚刹车,就够你一辆摩托车用的了。”
李副厂长说的很是随意,但方别也没真感觉这事儿有这么简单。
起码,今天要是换成杨厂长,可不会给他解决用油问题。
接着李副厂长又跟方别聊了几句,便回轧钢厂那边去了。
孙长河倒是见着现在诊室里也没有患者,又拉着方别聊了几句,才离开了诊室。
时间转眼来到下午。
已经临近下班,诊室内忽然闯进来了一对夫妻,其中丈夫的怀里还抱着一名婴儿。
一进门就扑到了最靠门的问诊桌前,一脸焦急的喊道:
“医生,我找找方大夫,帮我看看我孩子,他快不行了。”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郑敏,一听这话,她连忙起身朝着方别喊道。
“老师,您快过来看看。”
不用郑敏提醒,方别便已经走了过来,同时问道:
“怎么回事?”
那男人听见声音,忽然猛地抬头,看向了方别。
“方别?没想到真的是你,之前我听着名字都不敢相信。”
方别这时也认出了男人,正是他在部队里的战友丁义。
“丁班长,先说说孩子是什么情况。”
丁义也知道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他语速飞快的朝着方别说道:
“孩子昨天早上忽然发烧,当时我们就把他送去了区医院,西医说是急性肺炎,用了些药,但并没有退热,到后面反倒是昏迷了过去,中午的时候,区医院直接下了病危通知,我听旁人说,轧钢厂附属医院这边有一位医术很好的中医,还上了报纸,叫方别,当时我还以为是重名,没想到竟然真的是你。”
说罢,丁义直接朝着方别跪了下来。
“方别,求求你一定要救回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