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广朋亲自带着一个师的部队,由骑兵带路迅速进军,当夜就全部占领这个骄横的东林军敌把守的突出据点,敌人大部投降。
广朋进城以后,看到没有遭到破坏的敌人指挥部里面有敌人的大量文件,翻了翻,竟然有郑三发亲自发来的部署命令,显然是已经开始加强了防御部署,而且,其中有他准备西南地区建设基地的总体策略。
“看来,郑三发这是把这里作为未来的东林地区啊。”石副军长说 。
“看起来,的确有这个企图 。”广朋说。
“我们这一次南下,是要与郑三发的主力决一死战了。”
广朋知道官军在蓉城附近的部署日趋严密,而且是主力进出频繁,但是没有想到是有这么一个宏大的设想,那么,这一次南下是会很难的。
“交给总部吧,他们会根据情况作出决策的。”
他下令把所有这些材料封存打包,派骑兵部队送到总部,以作为下一步作战的参考。
然后,把获得大量粮食和物资的消息通过电台及时告知,以解全军部队燃眉之急。
宗司令很快赶了过来,他对获得如此大量的粮草与物资感到惊讶:
“这只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却有一个团的东林军把守,而且囤积来如此大量的物资,这是要干什么?”
“的确出乎意料 ,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量的物资储存 ,更像是一个大型补给基地。”
“事出反常必有妖。郑三发的举动,是不是要把蜀郡变成一个大型基地,作为他自己的栖身之所?”宗司令看着仓库里面林林总总的各类物资,说。
“如果真是要把蜀郡打造成他的基地 ,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军事活动 ,必将受到很大制约,他的精锐也会部署在附近,攻取蓉城更是不可能。”
“是的,不过如此多的物资,总可以解我们的燃眉之急。”
送走宗司令,广朋想起他看到的那些文件,里面有不少是郑三发对一个团的工作进行细致指导,尤其是那句“建设总后方”的话,让广朋非常感慨。
很快,郭总执委和常执委、余总指挥也一起赶来了,他们将物资分配方式做了安排,也在琢磨如此基地建设的原因。
“和团长谈一下,他应该会知道不少的情况。”余总指挥说。
“对,他虽然是东林军嫡系,但还是很配合的,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广朋说。
到了东林军原来的指挥所,广朋让人把团长带过来,沏上茶,让他一起和郭总执委他们交谈。
“我也没有想到你们会杀一个回马枪,而且这么快。贵军的战术出乎意料,我输的佩服。”
“是啊,你连城门都不关,不是在迎接我们到来吗?”广朋笑着说。
“那倒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是附近人员稀少,民风淳朴,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到你们会打进来。”
“怎么,我们野蛮吗?”常执委也笑着问。
“不,你们对我的兵都非常好,非常文明,只能说是我疏于防范,不是称职的军人。”
“你们这里才是团职单位,为什么储存的物资这么多,赶上一个军级单位了。”余总指挥问。
“是这样,郑先生在蓉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已经宣布,他目标是要把西北和西南打造成严密的军事基地,既要防止你们进入,也要防止东倭进入,作为全国的最后基地。”
“全国的最后基地?什么意思?”常执委问。
“在蜀郡和咸阳省建设行营,就是为了防范东倭入侵,准备在东部无法抵御东倭势力的时候,稳住西南和西北,既是防御的最后基地, 也是反击东倭的前沿阵地。所以,远离东部地区的我们这里,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后勤仓库。”
“奥,是这样。有一个问题不解,你们才是团职队伍,怎么也可以参加郑三发的军事会议?”
“我是东林人,郑先生非常信任我们,他进入蜀郡的力量,都是高职低配,目的是怕刘省长怀疑,拒绝我们进入。所以,其实,我实际的级别是少将师长,进入蜀郡前降为团长的,一旦有什么情况,马上就可以立即恢复原职级执行任务。”
“熬,那么西北地区呢?例如咸阳省的情况怎么样?”
“他们为了控制大漠军,掌握马家骑兵,职级上是没有变化的,目的就是利用大漠军和马家骑兵的矛盾,还有不听话的西域蔡省长的存在,所以,物资才大量储备,东林军大量进入,准备逐步解决这些地方力量,最终目的也是要达到现在蜀郡的规模,目标也是成为抵御东倭势力的基地。”
“郑三发的考虑很有战略性,看起来我们对他的估计都看低了,都很危险。”郭总执委说。
“你准备加入我们部队吗?”常执委问。
“我不想加入贵军,只想回到东林地区与家人团聚。不过,我的部下要是加入贵军,我也不反对,会把他们列入失踪人员报告给郑先生的,为你们,也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
“好吧,广朋军长,还是给他一些路费而且安全送出去,让这位先生回自己家乡团聚吧 。”常执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