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送来了电报,是郭主持发来的,要求军师以上领导到总部所在召开欢迎大会,欢迎兰芷军和总部的到来。
广朋看重的是后面的内容,那就是尤其指出,在欢迎大会之后,将要召开联席会议,讨论下一步的全军联合作战问题,以及部队的重新整编工作。
广朋与王执委、石副军长、参谋长等带领师长们,以及洛桑和广朋师的骑兵,都列阵参加了会师庆祝大会。
广朋妻子所在的禁烟局跟随总部机关也是在总部附近,她见到身着一身崭新军服,策马而来的广朋格外高兴,毕竟可以团圆了。
广朋下马聊了几句,称会后才有时间回家。
来自兰芷军和总部的人员,全部换上了广朋军送来的崭新军服,与同样穿上新军装的郭主持他们一起,把会议主席台坐的满满当当。
相比之下,还是来自兰芷军与总部的人更多一些 ,几乎占据了主席台的一大半。
原来贴的“与二十万兰芷军会师”的标语都被撕掉了,换成了“庆祝两军会师”的词语。看来,原来的二十万、十万、五万都是不准确的估计,现在涂掉那些不正确说法的标语,也是防止产生一些尴尬。
广朋等军级干部,都在主席台下面席地而坐,倾听双方领导人的讲话。
会场隆重而热烈,当地群众在会场四周鸣放了烟花爆竹,还组织了锣鼓表演,两军的主要领导都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而后是两军师长以上人员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这才是重头戏。
双方各自在一方征战,绝大部分都是不熟悉的,因此,一则是互相认识一下,二则是讨论之后的作战方向。
广朋带着自己军里的人一起来到会场,双方领导人分列路边,互相介绍自己军中的参会人员。
有意思的是,这次会议上不限制参会人员带枪,这与郭主持召开会议时只许广朋一人带枪进会场不大一样。
广朋他们来的早一些,郭主持向他们介绍的比较详细,兰芷军方面的一位面容相当清瘦的干部,在听完介绍后,伸出双手握住广朋的手,连声说;
“听说过,不止一次听说过,有一位擅长以少胜多的茂林寺将军言广朋军长,原本以为是彪形大汉呢,想不到却是素面书生,久仰久仰!”
广朋也不知底细,大略知道他肯定是一位来自兰芷军或者总部的领导人,赶紧立正敬礼,道:
“言广朋向首长致敬!首长一路辛苦了!”
“好,请就坐,以后我还向广朋军长请教如何以少胜多的诀窍呢。”
广朋再次敬礼,然后在会场内的一侧选了一个位置就坐。
广朋在一边听着门口的寒暄,一边喝着难得一见的尧王山茶叶。
这是吐蕃老乡送来的,很显然是孙排长他们送到大师那里去的,后来总部得到的是大头,广朋只留下了一点。
与广朋这边只有几位军长的情况大不一样,兰芷军那边的军团长也比很郭主持这边多好几个,至于军长却足有二十位,他们的师长以及同级别的,更是足有近一百位之多,这让广朋内心大为吃惊:
兰芷军如此庞大的编制,也难怪会让郭主持他们计算人数上出现重大失误!
而且可以确定的事,这些人应该都是接受过白熊国教官培训,并且准备派到各个根据地队伍中的,只是由于丢了根据地,交通阻隔才被迫留到兰芷军的。
旁边的石副军长悄悄说:
“这些军长师长的,我看也就是团营级吧,全军作战人员不到一万,几个军团长和二十个军长,他们一个人能够带多少人,我一只手就能算出来。”
“又在胡说八道!”广朋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制止了他。
上百人的参会人员就坐后,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来,道:
“今天是我们胜利会师后的第一次会议,看到我们的武装力量还有这么大的阵势,我们非常高兴。大家都是坚定信仰不动摇的,是未来的中坚力量,今天大家欢聚一堂,是为了畅谈未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对敌。现在就请各自介绍一下前一段时间的战场与组织变化情况。”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大个子洋人匆匆跑到了主席台上,在中间空着的位置上就坐,一坐下,就端起茶水使劲喝了几口 。
这应该就是郭主持多次提到的那个来自白熊国的顾问吧。
双方各自介绍了情况,这也是他第一次得知兰芷军前前后后巨大变化的原因,起因是内斗,现在是一个五人团队负责军事指挥,当初在门口和他双手相握的,也是五人小组之一。
郭主持也介绍了自己部队的情况,在谈到离开蜀咸根据地强渡嘉江的事情的时候,他特别指出,是奉总部命令决定的,就是为了迎接兰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