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章 寒灯录
第(2/2)页

程望动作僵硬地下了马车,靴子踩在泥泞的地上时明显犹豫了一下。他站得离程文修很远,仿佛怕沾上穷酸气:\"母亲说您在县学我早该来拜见的\"

柳明兰用帕子擦了擦眼角:\"望儿现在帮着舅舅打理钱庄上月刚捐了监生\"她语气中带着刻意的平淡,却藏不住炫耀之意。

程文修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雪夜,他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在灯下读《三字经》的情景。那时他多骄傲啊,觉得自己的儿子将来定能金榜题名,没想到如今

\"监生好啊\"程文修干裂的嘴唇扯出一个笑,\"不必像爹这样受科场之苦\"

一阵难堪的沉默。程望从袖中摸出个鼓鼓的荷包:\"这些银子您添件冬衣\"他递钱的动作像在施舍乞丐。

程文修没接。他望着儿子保养得宜的手,想起自己因为常年抄书而变形的手指关节。远处传来县学下课的钟声,几个年轻学子嬉笑着走过,好奇地打量着这对奇怪的父子。

\"我很好。\"程文修慢慢挺直佝偻的背,\"每日与经史为伴,不愁衣食。\"这是谎话,他昨天才把最后一件棉袄当了换米。

柳明兰突然啜泣起来:\"当年实在是米缸都见了底望儿要进学\"

\"我明白。\"程文修轻声打断。他确实明白,一个屡试不第的穷书生,如何养得起志向远大的儿子?他转向程望,突然问:\"可曾读过《岳阳楼记》?\"

程望一愣:\"先生教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程文修念出这句时,眼中闪过一丝年轻时的光彩,\"这道理,做官要记得。\"

程望的表情变得复杂。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深深作了个揖:\"儿子谨记。\"

马车离去时,程文修站在原地没动。他看见儿子上车前偷偷拍了拍沾上泥土的靴面,看见柳明兰从车窗探出头回望的泪眼,更看见自己映在车辕铜饰上的影子——一个白发萧疏的老叟,像极了当年他中童生时,在祠堂里跪拜的那些程家先祖画像。

三日后,县学的小吏发现老贡生死在了他那间阴暗的厢房里。桌上摊开着一篇未完成的八股文,破题处墨迹犹新:

\"士之志于道者,不以贫贱移,不以富贵淫\"

窗外,又是一年槐花开。

-----

高考状元与古代状元:跨越千年的鸿沟

每当高考放榜,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媒体争相报道,学校张灯结彩,商家纷纷抛出橄榄枝。人们常将今日的高考状元与古代的科举状元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天之骄子。然而,这两种\"状元\"之间,实则存在着一条跨越千年的鸿沟。

一、选拔机制:标准化考试与综合考量

现代高考是一套高度标准化的选拔体系。所有考生在同一时间,使用统一试卷,接受客观评分。高考状元的产生,完全依赖于冰冷的数字——总分第一即是状元。这种机制确保了形式上的绝对公平,却也使得选拔过程显得机械而缺乏温度。

反观古代科举,尤其是决定状元归属的殿试环节,则充满了人文色彩。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不仅要评判文章的才学,更要考察士子的仪表、气度、言谈举止。明代状元柯潜因\"貌寝\"(相貌丑陋)而被降为榜眼的故事,清代刘春霖因名字吉祥而在末科夺魁的轶事,都说明科举选拔绝非单纯的才学较量。书法、相貌、名讳,甚至当天的天气,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二、社会地位:平民偶像与天子门生

当今的高考状元,虽然能获得短暂的媒体聚焦和物质奖励,但其社会影响力往往仅限于教育领域。状元的头衔或许能帮助他们进入顶尖学府,却不会自动转化为社会地位。随着大学扩招和人才评价体系多元化,高考状元的光环正在快速褪色。

而古代状元则完全不同。他们被尊称为\"天子门生\",直接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在\"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明代,状元几乎预定了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即便不能位极人臣,至少也能获得清要之职。更重要的是,状元及第意味着整个家族阶层的跃升,从平民步入士大夫行列,享受免税免役等特权。

三、成才路径:专业培养与通才教育

现代高考状元通常在某些学科上具有超常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进入顶尖大学的重点专业,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这种培养模式强调专业深度,却可能忽视综合素质。不少状元进入大学后,在更广阔的竞争中反而显得平庸。

古代状元的成长路径则大相径庭。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古典教育,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科举考试虽然也分经义、策论等科目,但本质上考察的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状元们不仅要精通典籍,更要懂得将这些道理应用于实际政务。这种通才教育培养出的,是能够\"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全能型人才。

四、历史影响:一时风光与青史留名

翻阅近年来的高考状元名录,除了少数投身科研或商界取得成就者外,大多数都已湮没无闻。高考状元的光环,往往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而迅速暗淡。

而历史长河中的科举状元们,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些传诵千古的名句都出自状元之手。王维、柳公权、张謇等状元,或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或在实业救国中成就斐然,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五、制度差异: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

现代高考制度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为寒门学子提供的上升通道。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成绩优异,就有机会改变命运。高考状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

古代科举虽然理论上也\"取士不问家世\",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准备科举需要长期投入,贫寒之家很难负担束修、书籍和赶考费用。真正出身贫寒的状元如范仲淹,实在是凤毛麟角。多数状元都来自书香门第或官宦世家,他们从小就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语

将高考状元与古代状元简单类比,既是对历史的误读,也是对现实的误解。这两种\"状元\"植根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土壤,服务于截然不同的选拔目的。高考状元是教育普及化、选拔标准化的产物,而科举状元则是精英政治、儒家文化的结晶。

理解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高考状元现象,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这个意义上,与其执着于比较古今状元的异同,不如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才能既保证公平效率,又不失人文关怀?这或许才是这个对比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思考。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沉舟自救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傻子逆袭:我有莲花仙帝毕生修为真千金她被闷骚霸总爆宠末世直播召唤黑粉后,惊动了国家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小三还得小三治我当个县长也有疯狂私生饭?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八零寡嫂要改嫁,痴傻船长不装了狂龙入世,开局遭遇绝色未婚妻转职当天,我成了s级禁咒师你个明星,解剖比法医专业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重生后,我把被换走的女儿找回来了逆天悟性!我成了皇朝战力天花板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废土,我废材力气大亿点哪离谱了师娘别闹,徒儿要下山去祸害未婚妻了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天道之女被读心后,暴君他非要宠我替嫁战王后,神妃携带空间去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