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的士气愈发高涨,而鬼子们则开始显得疲惫不堪。
可即便如此,面对鬼子精心构建的坚固堡垒和防线。
按照正常的战事进度而言,八路军仍需付出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才能完全攻克。
这主要是因为,尽管八路军现在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大威力武器如榴弹炮和火箭筒,但这些武器的产量仍然非常有限。
在这样的大规模会战中,这些武器装备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无法满足战场上的全部需求。
在这紧要关头,空1师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了激烈的战场上空。
夜幕低垂,为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英子,围着石城先转一圈,保持高度。”吕华端坐在李英操纵的旋翼机后座上。
他的双眼如鹰隼般锐利,俯瞰着下方硝烟弥漫的战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
地面上,八路军战士们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进攻,他们的身影在炮火硝烟中显得格外英勇无畏。
而鬼子则依托着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炮火和枪声交织成一首激烈的交响乐。
然而,吕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战场上的困境:
尽管八路军的攻势迅猛,但在鬼子坚不可摧的防线面前,仍显得力不从心。
吕华深知此刻是给鬼子致命一击的关键时刻,但他却并未急于下令行动。
而是计划通过收音机和电台,展开一场地空联合行动。
各部队的电台以及旋翼机上的收音机,此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战略武器。
借助它们,吕华能够精确地向地面部队和空1师传达指令,确保行动的高度协同与一致。
“108师,”吕华的命令通过电台,清晰地传达到地面部队的每一部电台中。
“接下来,我空1师将对你们面前的阵地碉堡进行地毯式空中轰炸……”
“请标记出你们进攻受阻的区域,我们将重点对这些区域进行打击……”
“请你们尽可能地进行配合,在轰炸结束后立刻将战线向前推进……”
地面上的108师师长李云龙听到吕华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迅速拿起电话,向各团传达了吕华的指示,并命令他们立即用信号弹标记出受阻区域。
“102,向左前方30度,回转,回正,好,保持,副手准备进行投弹作业,听我命令……”
“055,下降500米,保持匀速,一分钟后准时投弹……”
“201,手别抖,向左,向左,向右,向前,好,保持,松油门,拉升……”
与此同时,空中的旋翼机群在吕华精确的传达下开始调整队形。
经过飞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吕华已经对每位飞行员的大概能力了如指掌。
因此传达的命令也都是最适合他们的。
这样空地一体尽在掌控的感觉,让吕华就像是在玩一场轻松无比的战争游戏。
只不过这个游戏需要他实操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命令同步传达给能收到信号的每一个人。
他们再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失误,但都会被吕华这个信息中枢及时发现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