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割过苍茫大地。成宗泽一袭劲装,神色沉稳,带着家眷们,在这冰天雪地中缓缓踏入了徐州城。徐州,这座屹立在广袤平原之上的雄伟重镇,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雄浑的气势。作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的商人和源源不断的货物。
一进入城中,大街小巷瞬间热闹起来。商队连绵不绝,满载着各类物资的马车在石板路上缓缓前行,马蹄声 “哒哒” 作响,与街边小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乐章。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招牌在寒风中摇曳,酒香、饭香混合着各种商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众人来到城内专门的市场区域,这里更是一片繁华喧嚣的盛景。摊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每个角落,让人眼花缭乱。轻柔的丝绸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色彩鲜艳夺目,似天边的云霞;来自西域的香料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芬芳,醇厚的香气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深吸几口气,仿佛要将这异域的味道深深印在心底;还有那精致的瓷器,造型各异,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无数心血,细腻的纹理和精美的图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商人们操着各地的方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成宗泽的几个媳妇,叶芊芊、白初雪、柳如梦和林青青,正值青春年少,平日里生活的环境相对单纯,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繁华的景象。她们一踏入这市场,便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满是新奇与兴奋。她们的目光在一件件精美的商品上流连忘返,一会儿被这边的首饰吸引,一会儿又被那边的工艺品勾住了视线,一时间竟出了神,完全沉浸在这繁华的市井之中,全然忘记了还在照顾受伤的林幺幺。
成宗泽的母亲走在后面,看着几个儿媳妇的模样,不禁微微摇头,眼中却带着几分宠溺,轻声提醒道:“都别光顾着看了,别忘了咱们还带着伤者呢。”
叶芊芊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娘,这地方太热闹了,一下子就看入迷了,都怪这里的东西太吸引人啦。”
白初雪脸颊微微泛红,急忙解释:“是啊,从小到大,我都没见过这么多新奇好玩的东西,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真不是故意的。”
林青青也在一旁附和:“娘,你看那个发簪,好漂亮,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 说着,手指向一个摊位上的一支镶着宝石的发簪。
柳如梦拉了拉林青青的衣袖,小声说:“先别管啦,赶紧回去照顾林幺幺。”
几个媳妇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上泛起一阵红晕,有些慌乱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回到队伍中,不时还回头张望几眼那些心仪的商品。
徐州城,不仅是商贸的中心,还是当时重要的盐铁产地。盐铁贸易的繁荣,如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让这座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鼎盛时期,这里人口多达 280 万左右,熙熙攘攘的人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城外肥沃的土地上,庄稼茁壮成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一片郁郁葱葱。每到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堆满了金黄的谷物,粮食产量颇高,足以供应军队和百姓的需求,真正做到了 “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
成宗泽仰望着徐州城那既高又厚的城墙,心中暗自思量。这城墙,用巨大的砖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整座城紧紧守护。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了望塔,士兵们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日夜值守,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厚重的城门由坚硬的木材制成,包裹着铁皮,上面布满了尖锐的铁钉,一旦关闭,便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让这座城变得易守难攻。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若能成为这座城的主人,这里必将成为囤积人员和物资的绝佳军事据点,在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
四哥成思翰一直留意着成宗泽的表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靠近他轻声说道:“五弟,瞧你这一脸思量的模样,是不是在琢磨这徐州城的妙处?”
成宗泽笑了笑,坦诚道:“四哥,我确实在想,这徐州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要是在咱们手中,那可真是如虎添翼,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成思翰重重地点点头,目光坚定,拍了拍成宗泽的肩膀说:“五弟所想也是我所想,放手去做,四哥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兄弟都一起扛。不过这徐州城势力复杂,咱们还得从长计议。”
成宗泽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四哥说得是,我们初来乍到,先摸清各方势力的情况,再做打算。”
这座城,还拥有着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儒家思想在这里传承发扬,城内的书院里,书声琅琅,学子们身着长袍,手捧竹简,诵读着经典,热烈地探讨着为人处世的道理;道家思想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在幽静的道观中,道士们清心寡欲,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佛教的寺庙里,香烟袅袅,信徒们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福,钟声悠扬,回荡在城市的上空。文化的交融,催生出艺术、文学领域的繁荣,涌现出了许多着名的文化人物和优秀作品,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宗泽,这位来自现代的穿越者,学的是历史专业。他深知这座城的底蕴,也清楚这里曾诞生过众多名人。像徐州四杰,他一边走一边给家人讲起这些典故。
“就说这简雍,本姓耿,因为幽州口音的缘故,把‘耿’说成了‘简’,便改了姓氏。他年少时就与刘备相识,从此便一直跟随刘备四处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于各方势力之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刘备围攻成都时,简雍凭借着出色的口才,成功劝说刘璋投降,让刘备兵不血刃地夺下成都,之后官拜昭德将军。”
林青青好奇地眨眨眼睛,问道:“那这个简雍可真是厉害,一张嘴就能抵得上千军万马了。他当时到底说了些什么,能让刘璋乖乖投降?”
成宗泽笑着解释:“具体言辞已无从考证,但想必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让刘璋明白抵抗只会让百姓受苦,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在乱世之中,口才和谋略同样重要,有时候一番话确实能改变战局,避免生灵涂炭。简雍凭借他的智慧和口才,为刘备立下了大功。”
接着,成宗泽又说起孙乾:“孙乾,北海郡人,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时,任用孙乾为从事,他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周旋于诸侯之间。曾成功说服袁绍与刘备结盟,还在刘备被曹操击败后,说服刘表收留刘备。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
柳如梦忍不住感慨:“这些古人的智慧,真让人佩服,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得有多大的胆识和智慧啊。稍有不慎,就可能性命不保。孙乾去说服袁绍的时候,难道不害怕吗?”
成宗泽点头赞同:“他们在乱世中审时度势,为自己追随的主公出谋划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孙乾自然也害怕,但为了刘备的大业,他只能勇往直前。这种勇气和忠诚,令人敬佩。”
说到糜竺,成宗泽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糜竺,东海朐县人,原本是徐州的富商,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他拒绝了曹操的任命,毅然跟随刘备。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糜竺不仅将妹妹嫁给刘备,还资助刘备两千名下人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帛,助其军队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
白初雪惊讶地捂住嘴巴:“这个糜竺对刘备可真是忠心耿耿,放弃曹操那边的优厚条件,还在刘备落魄时全力相助,这种情义太难得。他就这么相信刘备能成功吗?”
成宗泽说道:“这就是古人的忠义和眼光,糜竺认定了刘备是能成就大业的人,便全心辅佐,不离不弃。他或许看到了刘备的仁厚与志向,愿意赌上一切。”
当提及曹豹时,叶芊芊皱着眉头,一脸不满地说:“这曹豹也太小心眼了,就因为被鞭打就出卖徐州,害得刘备丢了地盘。他难道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成宗泽叹口气:“乱世之中,人心复杂,一点矛盾都可能引发大祸。曹豹一时的冲动,改变了徐州的局势。他可能只想着报复张飞,没考虑那么多。我既然知晓历史的进程,便可以在不彻底改变历史的前提下,尽力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让徐州城的百姓少受些苦难。”
随后,成宗泽又给大家讲述东吴集团的张昭:“张昭少年时就以才高善书而闻名,汉末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地区,受到孙策的礼聘,成为东吴集团早期的心腹重臣。孙策病逝后,他与众人齐心协力,支持孙权掌控东吴,稳定了局势。张昭曾担任过长史、军师、绥远将军、辅吴将军等职,八十一岁时病逝。”
成思翰听着成宗泽的讲述,说道:“这张昭能在孙策病逝后稳定东吴局势,确实有大才,是东吴的中流砥柱。要是当时没有张昭,东吴说不定就乱了。”
成宗泽回应:“是啊,他对东吴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东吴的股肱之臣。孙策临终前把孙权托付给他,他不负所托,辅佐孙权开创了东吴的基业。孙权对他也是敬重有加,虽有过一些分歧,但始终认可他的地位。”
“张承,作为张昭之子,在孙权征讨荆州诛杀关羽时加入东吴集团。他才识高湛、忠直刚毅,且善于识人,任职期间,在平定地方山越叛乱、跟随孙权征战合肥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官至奋威将军,六十五岁病逝于任上。”
成宗泽继续介绍,成思翰点头称赞:“将门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张承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很大贡献,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和他父亲比起来,谁更厉害些?”
成宗泽思索片刻说:“他们各有千秋,张昭长于谋略和稳定大局,张承则在军事和用人上有出色表现,都为东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严畯的故事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林青青疑惑地问:“严畯早年受张昭举荐加入东吴集团,为人忠厚老实,学识广博。鲁肃病逝后,孙权曾有意让严畯接替鲁肃统兵,他为什么要推辞呢?统兵可是大权在握。”
成宗泽解释:“每个人志向不同,严畯或许觉得自己更适合其他方面的事务,不贪图兵权。他深知统兵责任重大,自己的长处不在军事指挥,所以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这种自知之明和淡泊名利的品质也值得钦佩。他后来在尚书令等职位上,也为东吴出谋划策,贡献不小。”
接着,成宗泽讲起曹魏集团的张鲁:“张鲁,丰县人,是汉初名将张良的后人,汉末三国时期,曾在汉中地区割据长达二十余年,是当地的一方霸主。关中之战后,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投降,被曹操任命为镇南将军,不久后病逝。”
成宗泽讲完,成思翰若有所思:“这张鲁能割据一方多年,也不是等闲之辈。能在乱世中坚守汉中这么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割据势力主要靠什么维持呢?”
成宗泽说:“他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以宗教治理百姓,同时轻徭薄赋,受到百姓的拥护。只是在曹操的强大攻势下,为了保百姓平安,他选择了投降,也算是顾全大局。他的做法避免了汉中百姓遭受战火涂炭。”
张卫的经历也让柳如梦好奇不已,她问道:“张卫,张鲁的胞弟,在汉中时曾全力抵御曹魏的进攻,兵败后跟随兄长一同加入曹魏集团,官至昭义将军。那张卫后来在曹魏过得如何?他心里会不会觉得憋屈?”
成宗泽说:“虽然加入了曹魏,但他也算是尽了自己守土的职责。之后在曹魏,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自己的位置,继续为一方安宁贡献力量。至于心里是否憋屈,就不得而知了,但他能接受新的局面,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
最后,成宗泽感慨地说起吕虔:“吕虔,曹魏的第一任徐州刺史,有勇有谋。早年跟随曹操,在兖州任从事时抵御吕布,后又与夏侯渊平定济南黄巾军。任徐州刺史期间,他任用王祥为别驾,使徐州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爱戴。这样的官员才是百姓之福,能让一方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叶芊芊忍不住说:“要是咱们以后能管理徐州,也要像吕虔一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成宗泽微笑着点头:“那是自然,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成宗泽带着自己的几个媳妇叶芊芊、林青青、柳如梦、白初雪,还有父母成大帅和严小青,四哥成思翰紧紧跟在身边。林幺幺晕躺在灵力化作的云朵上,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让人揪心不已。柳如梦则抱着那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孩子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安静地睡着,稚嫩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仿佛对这世间的苦难浑然不知。一行人走在徐州城的大街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很快便被暗处的一双双眼睛盯上了。而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未知与挑战呢?是福是祸,无人知晓,他们只能一步步向前,在这充满变数的乱世中,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